时间: 2025-04-27 05:2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5:32
暮天碧。长是登临望极。松江上云冷雁稀,立尽斜阳耿相忆。凭阑起叹息。人隔吴王故国。年华晚,烟水正深,难折梅花寄寒驿。东风旧游历。记草暗书帘,苔满吟屐。无情征旆催离席。嗟月堕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梦里识。恍疑见颜色。空惜。鬓毛白。恨莫趁金鞍,犹误尘迹。何时弭棹苏台侧。共漉酒纱帽,放歌瑶瑟。春来双燕,定到否,旧巷陌。
黄昏的天空呈现碧蓝色,我常在这里登高望远。松江上云冷,稀疏的雁阵飞过,夕阳西下,我对往事的思念愈加深切。倚着栏杆,我不禁叹息,往日的吴国已成故国。时光流逝,烟水弥漫,已经很难寄托梅花于寒冷的驿站。东风吹拂,带来旧日的游历,回忆起那些在草地上写诗的时光,满是青苔的鞋子。无情的军旗催促着离别的席位,叹息着月亮的影子在寒冷的夜晚沉落,时光流逝让我依稀回忆起曾经的梦境。恍惚中似乎见到了昔日的容颜,徒然感到惋惜。白发苍苍,怨恨无法追随金鞍,仍然被尘世所困扰。何时能在苏台侧划桨,共饮美酒,放声歌唱瑶瑟?春天来了,双燕是否会再次飞回,旧巷陌是否还有我的身影?
作者介绍:邵亨贞,元代诗人,擅长词曲与诗歌,常以抒情和怀旧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岁末之际,诗人面对凋零的时光和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故国与青春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绪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往昔的思念。开篇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尤其是“松江上云冷雁稀”一句,给人以孤寂的感觉,恰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纷乱。
接下来,诗人通过“凭阑起叹息”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过往时光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受到年华的流逝,愈加觉得难以寄托对梅花的思念,而这梅花象征着他内心的高洁与情感的寄托。诗中提到的“东风旧游历”,更是点出了一种对往事的追忆,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在后半部分,诗人借助夜色和月亮的意象,表现出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终以“何时弭棹苏台侧”结束,留给读者一种期待与想象的空间,令人在感慨之余,也对未来充满希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国、旧游的深切怀念,传达了人生无常的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王”指的是哪个国家的王?
A. 齐国
B. 吴国
C. 晋国
D. 楚国
诗中“松江上云冷雁稀”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孤寂
C. 喜悦
D. 忧伤
“何时弭棹苏台侧”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对故国的归属
B. 对旧游的怀念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