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9:20
过寒食。帘外东风晚急。扶愁起留眼看春,无奈出光去如掷。天涯况是客。凄抑。吴船夜笛。凭阑处商女后庭,烟影离离旧淮碧。江关赋萧瑟。更水面飘歌,灯外欹帻。沧波一梦头堪白,伤十载书剑,异乡风雨,江花江草弄怨色。甚天上消息。岑寂。翠尊侧。叹鬓怯繁枝,诗冷瑶席。斜阳独立青芜国。九竹院孤枕,石林双屐。相思何许,问燕子,倘记得。
在寒食节过后,窗外的东风渐晚,带着愁绪的我不禁停下目光欣赏春天,但又无奈春光如掷般飞逝。天涯海角,我仍是一个客人,心中凄凉。夜晚的吴地,船上的笛声悠然响起,凭栏而立,商女在后庭轻声唱和,烟雾缭绕中映照着旧时的淮水碧波。江边的景致一片萧瑟,水面上悠然飘荡着歌声,灯下我斜倚着帽子,思绪万千。沧海一梦,头发渐白,十年来的书剑情怀,身处异乡风雨中,江花江草也显得怨愁满满。天上消息何其渺茫,四周一片寂静。翠色的酒杯旁,感叹鬓发已被繁花所掩,诗意在瑶席上显得冷清。斜阳下,我独自立于青芜国,九竹院里孤枕难眠,石林中双屐无踪。思念何在?问燕子,是否还记得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震堮(1861-1929),字子白,号澄江,江苏人,近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其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擅长以古典诗词表达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及内心感受,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兰陵王 春暮述怀示宛春》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念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内心的情感,表现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过寒食”,点明了时间的节点,紧接着“帘外东风晚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紧迫感。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吴船夜笛”、“烟影离离”等,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对比“天涯况是客”,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表述自己在异乡的寂寞与对故乡的渴望。此外,诗中“相思何许,问燕子”,以燕子为引,象征着思念的寄托,表现了对温暖情感的渴望和对往昔的追忆。整首诗节奏感强,情感层次分明,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春天的惋惜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流露出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渴望,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人通过“吴船夜笛”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思何许,问燕子,倘记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