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1:11
欲言心事鼻先酸,最怕清流亦倒澜。
尘路争车甘下泽,雪毛满镜自南冠。
高悬古月看时变,相与春风到岁寒。
案有陶诗须细和,无鱼归铗不须弹。
我想要表达心中所思,却先感到鼻子发酸,最怕的是那清流也会波澜起伏。
在尘世的道路上争相赶路,甘愿沉沦在泥泽之中,镜子上满是雪白的毛发,仿佛是南方的冠冕。
高悬的古月在变化中观察,朋友们在岁寒时节迎来了春风。
案上有陶渊明的诗篇必须细细品读,而没有鱼归来时就不需要再弹琴了。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作品多关注人性与自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人生、情感的深刻反思之际,体现了对友情、诗歌的珍视,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人寄情于诗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首联以“欲言心事鼻先酸”开篇,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困扰,令人感受到一种隐痛。接着,诗人通过“清流倒澜”的意象,表达了对清白和美好事物被破坏的忧虑。接下来的两句“尘路争车甘下泽,雪毛满镜自南冠”则展现了世俗生活的纷繁与无奈,诗人对尘世繁华的冷漠与几分自嘲,在“雪毛”和“南冠”的对比中,更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中间的“高悬古月看时变”,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古月象征着永恒和不变,而身处世俗的我们却在不断变化中迷失自我。最后两句“案有陶诗须细和,无鱼归铗不须弹”则是诗人在忧伤与孤独中对诗歌的向往与寄托,陶渊明的诗意让人回味无穷,而“无鱼归铗”的意象则带来一种无奈,暗示诗人意识到在世俗中追求的渺小。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悲凉的美,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反思与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与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纯真情感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鼻先酸”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尘路争车甘下泽”中的“下泽”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陶诗”是指哪位诗人的作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