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三代门。夷齐》

时间: 2025-04-26 14:18:31

诗句

让国由衷义亦乖,不知天命匹夫才。

将除暴虐诚能阻,何异崎岖助纣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31

原文展示:

让国由衷义亦乖,不知天命匹夫才。将除暴虐诚能阻,何异崎岖助纣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作者认为,出于真诚的意愿去治理国家,结果却可能走上歧途;而那些不懂得天命的普通人,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却常常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即使是想要消除暴虐,实际上也可能助长邪恶的势力,跟帮助纣王没有什么区别。

注释:

  • 让国:指让位、治理国家。
  • 由衷义:出自内心的正义感。
  • :偏离、违背。
  • 天命:指上天的旨意或命运。
  • 匹夫:普通百姓。
  • 暴虐:指残暴和压迫。
  • :阻止、制止。
  • 崎岖:指艰难曲折的道路。
  • 助纣:比喻帮助坏人或邪恶的势力,源自古代商纣王的故事。

典故解析:

“助纣为虐”出自《史记》,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以残暴著称。“助纣”即指帮助那些作恶的人,含有警惕与自省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以抒发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而著称,风格严谨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治理的失望和对普通人误入歧途的无奈,反映了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警示,揭示了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开头两句指出了治理国家时的矛盾:即使是出于真诚的义务,往往也难免偏离正道。这样的表达引发读者对善恶和正义的深思,强调了“天命”这一哲学概念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将除暴虐诚能阻”则以反问的方式,质疑那些试图消除暴政的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无意中助长了邪恶。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与历史的悲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让国由衷义亦乖:治理国家的初衷是出自内心的正义,但却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
  • 不知天命匹夫才:普通人若不懂得天命,其行为可能是盲目的。
  • 将除暴虐诚能阻:即使是想要消灭暴政,实际上也可能成为阻碍。
  • 何异崎岖助纣来:这种行为与助纣为虐并无二致,暗示了历史的循环与人类的无知。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由衷义”与“乖”的矛盾,突显出治理国家的复杂性。
  • 反问:通过反问增强了诗歌的质疑性,使读者更深刻地思考问题。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警示人们在治理国家和参与社会事务时,要清楚自身的局限与历史的教训,避免因善意而助长恶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国家和权力,代表治理的责任。
  • 天命:象征命运和更高的法则,引导人们的行为。
  • 暴虐:象征社会的不公与压迫,反映人性的黑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命”是什么意思? a) 个人的命运
    b) 上天的旨意

  2. “让国由衷义亦乖”中,“乖”字的意思是? a) 乖巧
    b) 偏离

  3. 诗中提到的“助纣”指的是? a) 帮助善良的人
    b) 帮助作恶的人

答案:

  1. b) 上天的旨意
  2. b) 偏离
  3. b) 帮助作恶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兵车行》对比,周昙的这首诗更注重个体的反思与历史的循环,而杜甫则着重反映战争带来的苦难。两首诗都体现了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渊明归去 题见山楼诗卷 题李伯时九歌图 题高登封所藏史丞相手帖 赠陕西李廉使古意二首 其二 赠陕西李廉使古意二首 其一 戏赠李廉访参道 岳麓书院舍菜礼成 送李廉使西归洛阳 湖南宪幕牡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除患兴利 瑶柱 调速 玄字旁的字 雄辞闳辩 三撇旁的字 结党聚群 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有财有势 丨字旁的字 倚伏 黽字旁的字 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纵的成语 学贯中西 层开头的成语 潜精研思 蕃坊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