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31
让国由衷义亦乖,不知天命匹夫才。将除暴虐诚能阻,何异崎岖助纣来。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作者认为,出于真诚的意愿去治理国家,结果却可能走上歧途;而那些不懂得天命的普通人,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却常常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即使是想要消除暴虐,实际上也可能助长邪恶的势力,跟帮助纣王没有什么区别。
“助纣为虐”出自《史记》,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以残暴著称。“助纣”即指帮助那些作恶的人,含有警惕与自省之意。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以抒发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而著称,风格严谨且富有哲理。
这首诗写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治理的失望和对普通人误入歧途的无奈,反映了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警示,揭示了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开头两句指出了治理国家时的矛盾:即使是出于真诚的义务,往往也难免偏离正道。这样的表达引发读者对善恶和正义的深思,强调了“天命”这一哲学概念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将除暴虐诚能阻”则以反问的方式,质疑那些试图消除暴政的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无意中助长了邪恶。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与历史的悲剧。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警示人们在治理国家和参与社会事务时,要清楚自身的局限与历史的教训,避免因善意而助长恶行。
诗中提到的“天命”是什么意思?
a) 个人的命运
b) 上天的旨意
“让国由衷义亦乖”中,“乖”字的意思是?
a) 乖巧
b) 偏离
诗中提到的“助纣”指的是?
a) 帮助善良的人
b) 帮助作恶的人
与杜甫的《兵车行》对比,周昙的这首诗更注重个体的反思与历史的循环,而杜甫则着重反映战争带来的苦难。两首诗都体现了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