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2:06
春秋战国门
鲍叔
作者: 周昙 〔唐代〕
忠臣祝寿吐嘉词,
鲍叔临轩酒一卮。
安不忘危臣所愿,
愿思危困必无危。
全诗翻译:
忠诚的臣子在祝寿时吟诵了美好的词句,鲍叔在高座上举起酒杯。安稳的日子里不忘那些忠臣的愿望,希望能在危机和困境中始终保持安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鲍叔牙是春秋时期的名臣,以忠诚和智慧著称。他在历史上被视为理想的忠臣,诗中提到他祝寿的场景,暗示了对忠臣的尊重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心。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古典题材见长,擅长描绘忠臣的风范和政治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那个时代政治动荡,诗人通过鲍叔的形象表达对忠臣的赞美,同时希望国家能够长久安定,忠臣的愿望得以实现。
《春秋战国门》是一首充满历史情怀和忠诚精神的诗作。诗中,通过鲍叔牙的形象传递了对忠臣的敬仰,展现了一个理想中忠诚臣子的品德。诗的开头提到“忠臣祝寿吐嘉词”,既表现出对鲍叔牙的赞美,也反映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盼。鲍叔临轩举酒,象征着庆祝和祝愿,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
接下来的“安不忘危臣所愿”,则强调了在安定的环境下,仍需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付出心血的忠臣的愿望。这种对忠臣的尊重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现实的警醒,提醒人们在享受安宁的同时,要时刻关注那些为国家安全而奋斗的忠臣们的心声。
最后一句“愿思危困必无危”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愿国家在面对危机和困扰之时,总能保持安稳,不至于陷入混乱。整首诗简练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对忠臣的崇敬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望,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现实的警示作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忠臣的赞美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盼,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传达出一种希望与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忠臣是谁?
A. 鲍叔牙
B. 李白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嘉词”是什么意思?
A. 祝福的话语
B. 哀悼的话语
C. 诗歌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忧国忧民
B. 祝寿庆典
C. 忍辱负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人情的交融,而周昙的《春秋战国门》则通过鲍叔牙的形象,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两首诗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出了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