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42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其一
——陆畅
楼压黄河山满坐,
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传,
不妨秋月城头过。
这首诗描绘了北楼的景象,楼阁高耸,俯瞰黄河,山峦环绕,风凉水清,让人不愿意在此安眠。夜深人静时,军州的禁漏声传来,月光照耀着城头,秋夜的宁静更显得悠然自得。
“禁漏”指的是古代军营中对夜间警报的管理,体现出诗人的战地经历和对军事生活的敏锐观察。秋月通常象征着思乡之情或静谧的夜晚,增添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陆畅,唐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年代。他的诗风以自然景观见长,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季,诗人登楼远眺,抒发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抑郁情绪有关。
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首联“楼压黄河山满坐”不仅描绘了北楼的壮丽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压抑的情感。黄河的奔流与山的高耸形成鲜明对比,创造出一种壮阔的视觉效果。
接下来的“风清水凉谁忍卧”,表现出在这样美好的夜晚,诗人却难以入睡,反映了内心的躁动与不安。此处的“谁忍卧”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感叹,也是对自身情感的不甘与挣扎。
“人定军州禁漏传”,通过“人定”与“军州”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反思。军中的禁令声与自然的宁静相对立,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安宁之间的矛盾。而最后一句“不妨秋月城头过”,则通过秋月的映衬,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的描绘,又富含人生哲思,体现了诗人在复杂环境中对自我的探索与追寻。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及对内心安宁的追求。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楼压黄河”指的是什么? A. 一座高楼 B. 自然景观 C. 城市的繁华 D. 诗人的心情
“风清水凉谁忍卧”中“谁忍”的意思是? A. 谁愿意 B. 谁能忍受 C. 谁不愿 D. 谁愿意
诗中“军州禁漏传”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军事生活的安静 B. 社会的不安定 C. 自然的和谐 D. 诗人的思乡情
陆畅与王维同为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和谐的内心感受。对比之下,陆畅的诗更强调历史的厚重与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