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9:25
步月
作者: 张履 〔清代〕
幽兴不能留,双扉手自辟。
高树静无声,凉雪一村积。
夜气决群蒙,野色洗孤魄。
似身水中行,俯影乱竹柏。
好风微欲无,余云澹将碧。
拊我清旷胸,内外两不隔。
全诗翻译:
幽静的兴致无法停留,双扇门我亲自打开。
高大的树木寂静无声,凉爽的雪在村庄中堆积。
夜晚的气息驱散了浓雾,野外的景色洗净了我孤独的灵魂。
仿佛身在水中行走,俯视着波动的竹子与柏树的影子。
微风似乎要消散,余下的云彩淡淡地映衬着碧空。
抚慰我这清爽开阔的胸怀,内外的境界没有隔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多用自然景色来映射情感,表现出诗人在夜晚的静谧与清新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释然。通过对自然的细腻刻画,诗人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履,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存,但其作品常体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善于用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或许是在乡村游览,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想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张履的《步月》以其清新明快的语言和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夜晚自然景色的敏感与思考。诗的开头以“幽兴不能留,双扉手自辟”引入,展现了诗人主动走出静谧空间,寻求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这种主动的行为,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高树静无声,凉雪一村积”描绘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乡村夜景,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绘场景,更通过“夜气决群蒙”与“野色洗孤魄”表达了自然对心灵的洗礼与净化。
诗的后半部分,“似身水中行,俯影乱竹柏”,诗人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出自己在自然中游走的状态,水中行走的意象更是增添了一层梦幻与自由的感觉。“好风微欲无,余云澹将碧”则是对自然元素的进一步描绘,风与云的变化映射出内心的波动与宁静。
最后一句“拊我清旷胸,内外两不隔”总结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自然和谐共存,内心的清澈与外部世界的宁静相互映照,达成了一种境界的统一。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体现了清代诗歌中对自然与心灵关系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幽兴不能留”的意思是:
A. 内心的情趣无法停留
B. 夜晚的景色无法久留
C. 心情愉悦
“夜气决群蒙”中“决”的意思是:
A. 决定
B. 驱散
C. 解决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意象的表达?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张履的《步月》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强调山水的静谧与人心的融洽,后者则更注重夜晚的清新与孤独的内心世界。两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虽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哲学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