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24
次韵遗山后饮酒 其二
作者: 凌泰封 〔清代〕
学仙随西母,饥待啖桃实。
尹奴终日劳,夜梦傲有国。
二者相比较,未知谁为适。
昔作弃繻生,几遭关吏诘。
尔来复何为,薄宦代食力。
一醉均置之,吾惟颂酒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饮酒的赞美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前两句提到追随西华母(西王母),渴望吃到她的桃子;接着提到尹奴整日劳作,梦中却自傲于拥有国家。通过对比这两种境遇,诗人感叹究竟谁更适合这样的生活。接下来的几句回忆自己曾经放弃简单的生活,却遭遇到官吏的盘问,暗示自己对官场的无奈。最后,诗人决定将一切抛开,醉酒一场,赞颂酒的美德。
凌泰封,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借古典典故表达个人的情志。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官场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失望。
这首诗通过对饮酒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开篇提到追随西王母,意指对长生不老、逍遥自在的向往,渴望得到一种超脱的生活。而尹奴的形象则是对现实的真实写照,辛勤劳作却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在这两者之间,诗人提出了“未知谁为适”的疑问,表现出对不同人生选择的思索。
随后的回忆部分则是转向个人经历,提到自己曾经放弃了简单的生活,却遭遇到官吏的盘问,反映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望。最后,诗人选择通过饮酒来释怀,强调了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由渴望、反思到最终的释然,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失望,最终通过饮酒寻求内心的慰藉。
西母在诗中象征什么?
尹奴的形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