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一》

时间: 2025-05-02 13:40:18

诗句

佛头山下雨随风,倒海翻江一饷中。

徙倚栏干便晴霁,湖光渺渺夕阳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40:18

原文展示

佛头山下雨随风,
倒海翻江一饷中。
徙倚栏干便晴霁,
湖光渺渺夕阳红。

白话文翻译

在佛头山下,雨水随风飘洒,
仿佛海浪翻腾,江水汹涌,持续了一阵。
倚靠在栏杆上,忽然放晴,
湖面上迷蒙的景色映照着夕阳的红光。

注释

  • 佛头山: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山名,常与佛教文化相关。
  • 雨随风:形容雨水伴随风势而来,给人一种急促、动感的感觉。
  • 倒海翻江:形容风雨极其猛烈,波涛汹涌的样子。
  • 徙倚栏干:倚靠在栏杆上,表示一种闲适的状态。
  • 晴霁:指雨后放晴,天色明朗。
  • 湖光渺渺:湖面的光辉微微闪烁,显得朦胧而美丽。
  • 夕阳红: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呈现出美丽的红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字仲明,号白云,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雨后的傍晚,作者在佛头山下,经过一阵狂风暴雨,随即雨过天晴,湖面的景色映衬着夕阳,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场暴雨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诗的开头以“佛头山下雨随风”引入,既地点明了地理位置,又生动描述了雨水伴随着风的情形,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接着“倒海翻江一饷中”进一步加深了雨势的猛烈,诗人与自然的对比愈发明显,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经历了一场狂风骤雨后,诗人转而写道“徙倚栏干便晴霁”,此句表现了诗人从暴风雨的紧张氛围中,逐步回归宁静的心境,象征着一种生活的转变与内心的平和。最后一句“湖光渺渺夕阳红”则以湖面上的光影景色结束,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的敏感,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壮阔,又有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佛头山下雨随风:描绘了佛头山下的天气,雨水伴随风势,给人一种动感。
  2. 倒海翻江一饷中: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雨水的猛烈,营造了暴雨来临的气氛。
  3. 徙倚栏干便晴霁:转折之句,描述雨后天晴的宁静,表现了诗人从紧张到放松的情感变化。
  4. 湖光渺渺夕阳红:结尾描绘了湖面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温暖与宁静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倒海翻江”形象地描绘了风雨的猛烈。
  • 对仗:整首诗在行文上有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感悟,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感知与情感的共鸣,同时也反映了雨后清新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佛头山:象征着宁静与哲理的思考。
  • :代表着变化与生命的滋润。
  • 湖光:象征着平和与美丽的自然景色。
  • 夕阳:常常寓意着生命的余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佛头山”是指: A. 一座山 B. 一座庙 C. 一条河

  2. “倒海翻江”形容的是: A. 风平浪静 B. 暴风骤雨 C. 明媚阳光

  3. 诗人倚靠栏杆的动作象征着: A. 无聊 B. 宁静 C. 激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曹勋的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时,更多地表现了天气变化带来的激烈感,而王维则侧重于山水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初夏即事十二解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享七景·绵隐堂 送谈命曾南翔二首 将至永丰县 竹床 题东西二梁山三首 视旱过雨 横山塔 食莲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画虎刻鹄 面字旁的字 闻所未闻 豕字旁的字 包含逖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昕的词语有哪些 文采风流 来历 少慢差费 油炒枇杷核 巳字旁的字 油靴 忧能伤人 长幼有叙 包含悴的词语有哪些 司寇 示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