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4:33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
浓尽必枯,浅者屡深。
露馀山青,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金尊酒满,共客弹琴。
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全诗翻译:
灵气在于富贵,才开始轻视黄金的价值。
浓郁的东西终将枯竭,浅显的东西却常常能深入。
露水过后,山色更加青翠,红杏在林中绽放。
月光照耀华丽的屋子,画桥下碧绿的阴影。
酒满金杯,与朋友一起弹琴。
从中取之自足,胸怀宽广美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红杏在林”和“月明华屋”可联想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显示出一种诗意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司空图(约837年-908年),字子长,号白石,晚唐时期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象丰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追求愈加显著。司空图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富贵生活的淡然态度,同时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
司空图的《诗品二十四则·绮丽》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开篇便以“神存富贵”引入,强调了内在气质与外在物质的关系,暗示了真正的富贵并不在于物质的积累,而在于心灵的丰盈。接着,诗人通过“浓尽必枯,浅者屡深”阐释了事物的辩证关系,提醒人们看待事物时应追求深层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繁华。
景色描写上,诗中“露馀山青,红杏在林”的自然画面,不仅描绘出春日的生机盎然,更是对生命力的歌颂。“月明华屋,画桥碧阴”则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的和谐,仿佛让人感受到一幅恬静的画卷。
最后,诗人提到“金尊酒满,共客弹琴”,把友谊与音乐融入其中,形成了一个温馨而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既有对生活的感悟,也有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美感和表达的深度。例如“金尊酒满,共客弹琴”中的对仗工整,增添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富足而非外在的物质,强调人际关系和自然美的重要性,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神存富贵”意指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内在气质
C. 地位高贵
D. 生活安逸
“浓尽必枯,浅者屡深”表达了什么样的哲理?
A. 表面繁华
B. 事物的辩证关系
C. 生活的苦涩
D. 自然的变化
诗中的“月明华屋”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贫穷的生活
B. 美好的自然景色
C. 华丽的建筑与宁静的夜晚
D. 繁忙的日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