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38:09
再宿南堂分韵得星字
作者: 邹浩 〔宋代〕
夕云不成雨,冉冉东南征。
凉月挂河汉,鲜风起阶庭。
蛩韵响新织,萤光驶流星。
谁知亦有念,夙驾在青冥。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夕阳的云彩并没有变成雨,缓缓地向东南方移动。凉爽的月光挂在银河上,清新的微风在庭院中轻轻吹拂。蟋蟀的鸣叫声在新织的网中响起,萤火虫的光芒如流星般闪烁。谁能知道我心中也有思念,早已在青空中驾驭着我的情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邹浩,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堂,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感受与内心的思念情感交织,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远方人事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美,诗人用“夕云不成雨”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月光和凉风的描绘,给人一种清新而舒适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夜晚,心灵得到洗涤与升华。随着“蛩韵响新织”的出现,诗人进一步引入了细腻的声响,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大自然的音韵之美。而“萤光驶流星”则将光与影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流星的瞬间与萤火虫的柔和形成鲜明对比,丰富了诗的意象层次。
最后的“谁知亦有念,夙驾在青冥”更是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提升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表达了他对远方的思念和追寻。这种思念不仅是对某人的怀念,也是一种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感悟。整首诗在音韵和意象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切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远方思念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统一。诗中蕴含着对生命的哲理思考,对情感的深刻体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凉月”指的是什么?
“夕云不成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的“蛩韵”指的是哪种声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