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5:34
西江月(十三)
作者:张伯端
丹是色身至宝,炼成变化无穷。
更于性上究真宗。
决了死生妙用。
不待他身后世,
现前获福神通。
自从龙虎著斯功,
尔后谁能继踵。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丹”作为色身的至宝,其炼成后变化无穷。更重要的是,它在性上探究真理,最终能够突破生死的限制,获得妙用。这个过程并不需要等到身后才能显现,而是在世间就能体验到福德和神通。从龙虎开始完成这一功夫之后,后人又有谁能够继承这一成就呢?
作者介绍:
张伯端,南宋时期的道教诗人,以其道教理论和修炼经验为基础,创作了大量诗歌。他的诗歌多探讨道教思想、炼丹术和修行体验,风格深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道教盛行的时期,反映了当时道士对修炼、长生不老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张伯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死亡和超越的理解。
这首《西江月》不仅是一首关于道教修炼的诗,更是一种哲学思考的体现。诗中以“丹”为起点,揭示了身体与心灵的关系,强调了修炼的内在价值。开篇即以“丹是色身至宝”引入,立即吸引读者的注意。接下来的“炼成变化无穷”,不仅描述了炼丹的过程,也暗示了人生的变化与可能性。
诗人在“更于性上究真宗”中,提出了追求真理的重要性。这里的“性”,不仅是人的本性,也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通过探究真性,诗人认为可以“决了死生妙用”,超越生死的束缚,获得更深层次的自由与智慧。
诗的最后两句“自从龙虎著斯功,尔后谁能继踵”,则表达了对后人修道能力的怀疑和期待。龙虎二神象征着道教的最高修炼成就,诗人用此警示后人,修道之路艰辛,非凡人所能及。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道教的哲理,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张伯端作为道教诗人的深厚修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道教的修道理念,强调真理的追求和生死的超越,体现了对后人修道能力的反思及对道教精神的坚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丹是色身至宝”中的“丹”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龙虎”代表什么?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