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置酒赋楼观月立夫有诗序别次韵》

时间: 2025-04-26 20:39:51

诗句

西山自高爽,更上百尺楼。

月华出万象,独以寸目收。

寒光增灏气,山影接江流。

相从更几日,醉赏同一瓯。

诸君有大志,应销别去愁。

衣食才足守坟墓,记取龙钟马少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9:51

原文展示: 西山自高爽,更上百尺楼。 月华出万象,独以寸目收。 寒光增灏气,山影接江流。 相从更几日,醉赏同一瓯。 诸君有大志,应销别去愁。 衣食才足守坟墓,记取龙钟马少游。

白话文翻译: 西山自然高爽,再登上百尺高楼。 月光照耀万物,我仅用双眼欣赏。 寒光增添了浩气,山影与江流相连。 相伴还有几日,醉中共享一杯。 各位都有大志,应消除离别的忧愁。 衣食足够守墓,记住龙钟的马少游。

注释:

  • 西山:指西边的山,常用来象征高远或隐逸。
  • 百尺楼:形容楼高。
  • 月华:月光。
  • 寸目:指眼睛。
  • 灏气:浩大的气魄。
  • 瓯:杯。
  • 龙钟:形容老态。
  • 马少游: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某个历史人物,具体典故需进一步考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与友人分别之际,登高望远,感慨人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月华出万象,独以寸目收”一句,既展现了月光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感悟。“寒光增灏气,山影接江流”则进一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衬托出诗人的豪情壮志。结尾处,诗人劝慰友人,即使分别,也应有大志,不必过于忧愁,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山自高爽,更上百尺楼:诗人登上高楼,远望西山,感受其高远清爽。
  2. 月华出万象,独以寸目收:月光照耀万物,诗人仅用双眼欣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3. 寒光增灏气,山影接江流:寒光增添了浩气,山影与江流相连,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象。
  4. 相从更几日,醉赏同一瓯:诗人与友人相伴,醉中共享一杯,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5. 诸君有大志,应销别去愁:诗人劝慰友人,即使分别,也应有大志,不必过于忧愁。
  6. 衣食才足守坟墓,记取龙钟马少游:诗人提醒友人,衣食足够守墓,记住龙钟的马少游,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华出万象”,将月光比作照耀万物的光辉。
  • 拟人:如“山影接江流”,赋予山影和江流以动态的连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月华:象征美丽和光明。
  • 寒光:象征冷峻和壮丽。
  • 山影:象征高远和坚定。
  • 江流:象征变化和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华出万象”一句,月华指的是什么? A. 月光 B. 月亮 C. 月色 D. 月影
  2. 诗中“衣食才足守坟墓”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人生 B. 友情 C. 自然 D. 社会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对比,两者都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诗歌选》、《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怀十首 游甘露寺 寒食节有感 水调歌头 其一 辛酉正月初八日入郡赴高校书之约二十二日出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 秋怀十首 小重山 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谒真直院杨花满路口占一绝见直院诵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圭无玷 禾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毛结尾的成语 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邹衍谈天 京口 包含瓢的词语有哪些 浮云富贵 出奴入主 羊字旁的字 尪怯 杀鸡取蛋 博闻多识 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掩闭 印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