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邵武宴进士致语口号》

时间: 2025-05-02 04:28:40

诗句

礼乐当年鲁两生,一经科目共春城。

数回地脉中兴相,文动天象正奏名,诏墨泥香题得湿,恩袍草色坐中明。

莫嫌老守衰迟甚,曾向慈恩顶上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8:40

原文展示

邵武宴进士致语口号

礼乐当年鲁两生,一经科目共春城。
数回地脉中兴相,文动天象正奏名。
诏墨泥香题得湿,恩袍草色坐中明。
莫嫌老守衰迟甚,曾向慈恩顶上行。

白话文翻译

在礼乐盛行的年代,鲁国有两位著名的士人,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了春城的进士。
他们几次在地脉中相遇,才华横溢,文采飞扬,仿佛在天上奏响了名声的乐章。
圣旨的墨香在湿润的纸上留下了题词,恩赐的袍子在草色中显得明亮。
不要嫌弃年老而衰退,曾经在慈恩的庙顶上行走过。

注释

  • 礼乐:指古代中国的礼仪和音乐,强调文化的修养。
  • 鲁两生:指《论语》中所提到的鲁国的两位士人,象征着人才的培养。
  • 春城:可能是指春天的城市,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地脉:地脉可以指地理上的相互联系,也可引申为人才的交流。
  • 文动天象:才华出众,影响天地间的气象。
  • 诏墨:指皇帝的圣旨,用墨书写的文书。
  • 恩袍:指皇帝赐给进士的袍子,象征荣誉。
  • 慈恩:指对恩德的感激,常用来形容对长辈或神灵的尊敬。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礼乐”与“鲁两生”均与儒家文化有密切关系,强调了教育和文化的传承。《论语》中有提到孔子所提倡的礼乐之道,鲁国是孔子的故乡。科举制度的兴起,使得更多的平民百姓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功名,改变命运。诗中也提到“慈恩”,这可能与孔子推崇的孝道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字子雅,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常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方岳生活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人以诗歌表达志向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科举制度盛行,进士在社会上地位显赫。诗中通过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文人身份的自豪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邵武宴进士致语口号》是一首表现出对科举制度和文化传承的赞美之作。诗的开头以“礼乐当年鲁两生”引入,展现了古代文化的辉煌与士人的荣耀。诗中提到的“科目共春城”,则暗示了科举的普及与成功所带来的春天般的希望。诗人通过“数回地脉中兴相”描绘出士人之间的交流与共鸣,强调了文化的力量。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文动天象正奏名”,将文学与自然相结合,展现了文人的才华能够影响天地,形成一种理想化的境界。诗中提到的“诏墨泥香题得湿”,则极具象征意义,指的是科举进士所获得的荣誉与地位,圣旨的墨香代表着权威与认可。

最后两句“莫嫌老守衰迟甚,曾向慈恩顶上行”,表达了诗人对年老的淡然与对过往经历的自豪。尽管年岁已高,但曾经的经历依然闪耀着光辉,体现了对生命的肯定与对文化传承的执着。

总的来说,该诗不仅是对个人荣誉的庆祝,更是对文化和传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古代士人的风范与胸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礼乐当年鲁两生:古代礼乐文化兴盛的时代,鲁国有两位杰出的人物(象征孔子与其弟子)。
  2. 一经科目共春城: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象征着春天的繁荣与希望。
  3. 数回地脉中兴相:多次在文人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启发,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4. 文动天象正奏名:才华横溢,文采飞扬,仿佛影响了自然界的变化,象征着文人的影响力。
  5. 诏墨泥香题得湿:皇帝的圣旨在纸上留下墨香,象征着荣誉与地位。
  6. 恩袍草色坐中明:赐予的袍子在草色中显得明亮,象征着光辉灿烂的荣誉。
  7. 莫嫌老守衰迟甚:不要因为年老而感到沮丧,表达了对生命的肯定。
  8. 曾向慈恩顶上行:曾经在尊敬的长辈或神灵面前行走,体现对传统的敬仰。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句子结构工整,如“诏墨泥香题得湿,恩袍草色坐中明”。
  • 比喻:将文人的才华比作天象的变化,强调其影响力。
  • 象征:通过“恩袍”象征荣誉,通过“礼乐”象征文化的传承。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对士人身份的自豪,以及对生命经验的肯定。通过对科举的歌颂,强调了教育与知识的重要性,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礼乐:象征着古代文化的修养与道德规范。
  • 春城: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代表着文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 地脉:象征着人际关系和文化的相互联系。
  • 诏墨:象征权威与认可,代表着个人成就的象征。
  • 恩袍:象征荣誉与地位,体现了社会对个人成就的肯定。
  • 慈恩:象征对长辈与传统的尊重与感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鲁两生”指的是哪两个士人?

    • A. 孔子和孟子
    • B. 孔子和其弟子
    • C. 孟子和荀子
    • D. 以上都不是
  2. 诗中“文动天象正奏名”中的“天象”指的是什么?

    • A. 天气变化
    • B. 文人的影响力
    • C. 天体运行
    • D. 以上都不是
  3. 诗中提到的“恩袍”象征着什么?

    • A. 文人的才华
    • B. 皇帝的恩赐
    • C. 家庭的财富
    •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科后》(孟郊):同样表达了对科举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 《示儿》(陆游):反映了对个人成就和对后代的期望。

诗词对比

  • 《邵武宴进士致语口号》与《登科后》: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科举成功的赞美,但《邵武宴进士致语口号》更注重文化传承,而《登科后》则更多地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经历。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研究古代诗词的演变与风格。
  • 《方岳诗集》:收录方岳的诗作及其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 行香子·秋入鸣皋 声声慢 城北一废园新营花树,激流植援,游事甚盛 声声慢 潇湘夜雨 声声慢 声声慢 声声慢 夏夜 声声慢 西园逭暑。园在广州提学廨,余襄公武溪集注所谓庭际罗立九曜石者也 声声慢 声声慢 酬叔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顺流而下 神术妙计 門字旁的字 优差美缺 西字头的字 旭日东升 鱼虱 靣字旁的字 土谈 香菇 东市朝衣 封官许愿 衣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僧多粥少 穴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