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3:1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3:15:48
爆竹喧喧起四邻,
茅公渡口岁逡巡。
风尘路远难为客,
霜鬓来朝畏见春。
檐外雨声催腊尽,
枕边乡梦到家频。
遥怜堂上围炉处,
传饮屠苏少一人。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的情景。爆竹声声响起,邻里都在庆祝新年,而我却在茅公渡口独自度过这个时刻。漫长的旅途让我疲惫不堪,白发渐生,我对即将到来的春天感到恐惧。屋檐外的雨声催促着腊月的结束,梦中频频回到家乡。遥想堂前围炉取暖的场景,唯独少了我这个人。
谢晋,明代诗人,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腻的描绘而著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写于除夕之夜,正值春节前夕,诗人身在他乡,无法与家人团聚,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除夜宿茅公渡盛秀才寓馆》是一首典型的思乡之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两句“爆竹喧喧起四邻,茅公渡口岁逡巡”以热闹的爆竹声与寂静的渡口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在欢庆的氛围中感受到的孤独。接下来的“风尘路远难为客,霜鬓来朝畏见春”则通过旅途的疲惫与年岁的增长,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忧伤。
“檐外雨声催腊尽,枕边乡梦到家频”描绘出腊月即将结束,诗人频频梦到家乡的情景,暗示着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最后两句“遥怜堂上围炉处,传饮屠苏少一人”则通过对家中团聚场景的想象,表现出诗人对团圆的渴望与对自己缺席的无奈。
整首诗在热闹与孤独、欢庆与思念之间反复交织,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意境,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揭示了身为游子的孤独与无奈,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诗中“爆竹”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诗中的“屠苏”指的是什么?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除夜宿茅公渡盛秀才寓馆》,同时引发对诗词的深层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