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

时间: 2025-04-27 08:21:55

诗句

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

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

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

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

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

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

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

愧制劳居逸,方规十产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1:55

原文展示:

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
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
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
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
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
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
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
愧制劳居逸,方规十产金。

白话文翻译:

我凭栏眺望兰阁,眼前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美丽的山峰笼罩在翠绿的雾气中,阳光照耀下,林间花蕊映出红色的光辉。
雕镂的丹霞映衬着锦绣的山岫,残雪点缀在斑驳的山峰上。
微风拂过,堤边的柳树轻轻垂下,娇嫩的花儿和鸟儿共同吟唱。
连绵的房屋并非只是一道拱门,林立的树干似千丈高。
明白自己并非仅凭个人的力量,而是依靠深厚的根基。
心中满怀乐观的志向,却又害怕内心的贪婪。
感到愧疚的是自己在安逸中消磨时光,应该像黄金般珍惜努力的成果。

注释:

字词注释:

  • 凭轩:靠在窗前或栏杆上。
  • :俯视、向下看。
  • 兰阁:指的是兰亭等美丽的建筑。
  • 绮峰:美丽的山峰。
  • 镂丹霞:雕刻的丹霞,形容山的美丽。
  • 拂浪:轻轻拂过水波。
  • 堤垂柳:河堤边的垂柳。
  • 连甍:重叠的屋顶。
  • 栋梁:房屋的主要支柱,比喻人才。

典故解析:

  • “明非独材力”:强调自身的能力并非唯一支撑,隐含对团队合作的重视。
  • “愧制劳居逸”:反映古人对安逸生活的自省,传统思想中的勤劳与节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名世民,后世称之为太宗。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倡导“贞观之治”,在位期间国家富强、百姓安乐。他的诗歌艺术成就非常高,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初春时节,表现了诗人于春日登楼眺望的情景,蕴含着对春景的赞美及内心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事业的深刻反思。开篇“凭轩俯兰阁”,已然设定了一个高远的视角,诗人站在高处,俯瞩着周围的美景,心情愉悦。接着描绘了山峰、树林、花鸟等自然景色,色彩丰富,生动而细腻,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反思与谦卑,深知自己并非独立的力量,而是要依靠团队与社会的支持。他意识到,尽管内心充满理想与追求,但也需要警惕内心的贪婪和安逸。整首诗在欢快的春日气氛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显得格外深沉、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
    诗人凭栏远眺,感受到的情绪开阔而自由。

  • 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
    描绘了春日的山峰被雾气笼罩,阳光照射下的森林显得生机勃勃。

  • 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
    用雕刻的美丽山岫与残雪相对比,形成了鲜明的春冬交替的景象。

  • 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
    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
    形象地描述了房屋与树木的宏伟,立体感强烈。

  • 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
    反映出对团队协作的理解,强调支持与依赖。

  • 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
    表达了内心志向的坚定与对贪婪的警惕。

  • 愧制劳居逸,方规十产金。
    最后自省于安逸生活中的愧疚,强调勤劳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身追求的反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阁:象征高雅与宁静的生活。
  • 翠雾: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神秘。
  • 娇花鸟: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凭轩俯兰阁”是什么意思?

    • A. 站在窗前俯视兰亭
    • B. 坐在楼阁里
    • C. 走到兰阁
    • D. 随意游玩
  2. 诗中提到的“连甍岂一拱”表达了什么?

    • A. 房屋的数量和壮观
    • B. 房屋的狭小
    • C. 房屋的破败
    • D. 房屋的复杂
  3. 诗人对安逸生活的看法是?

    • A. 赞同
    • B. 愤怒
    • C. 愧疚
    • D. 无所谓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李世民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内心感受与思考,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阔的自然景象和豪迈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五羊观 秣陵 青县同高大佑釲雨泊 送张士琦令永新 七夕 谒张曲江祠 哭王处士翃 其五 哭王处士翃 其四 哭王处士翃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字旁的字 震靡 汪洋自恣 将结尾的成语 研深覃精 包含担的词语有哪些 天戒 漫地漫天 二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聪亮 洋相 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干度 生子痴,了官事 包含短的成语 强文浉醋 父字头的字 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