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2:1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16:34
春日迟迟春未阑,愁怀欲放又难宽。
弃余久已如鸡肋,知味何须食马肝。
庭树两年根较固,笼禽数语韵多酸。
涧阿有约谁归去,寤寐无忘为考槃。
春天来得迟迟,春天还未结束,我的愁苦心情想要释放却又难以宽慰。
我早已抛弃的心情如同鸡肋,知道其味道何必再去品尝马肝。
庭院中的树木已经扎根两年,笼中鸟儿的几句闲话多带着酸涩。
在山涧边的约定,谁又能归去?清醒与梦中无时无刻不在想念那份考槃。
作者介绍:李基和,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风格深沉而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感受到春的美好但又倍感愁苦,反映了他对往事的缅怀与对未来的迷茫,可能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有密切关联。
《春日遣怀》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愁苦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味的诗作。开篇通过描绘春日的迟到,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原本是欢快的季节,但诗人却因愁怀而难以释怀。接下来的“弃余久已如鸡肋”一句,直白地表达了对往昔的放弃,似乎在说,虽然过去的事物已被抛弃,但心中仍难以忘怀。
诗中使用“知味何须食马肝”的比喻,表现出对奢华和繁华生活的厌倦,隐喻着诗人对物质生活的反思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庭树的扎根与笼中鸟的悲鸣则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的渴望与无奈。最后,涧阿的约定让人感受到一种惆怅,时光流逝,谁又能回到过去?诗人在梦中与现实之间徘徊,体现出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过往的怀念,情感基调兼具忧伤与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鸡肋”比喻指的是什么?
A. 有用的东西
B. 无用的东西
C. 美味的食物
D. 昂贵的奢侈品
诗人对春天的情感是?
A. 欢快
B. 哀伤
C. 无所谓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