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3:3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3:33:25
望长老峰
释今鸷 〔明代〕
此峰何代得僧名,
翘首徒深仰止情。
月上一轮虽见相,
泉驱万壑不闻声。
影分紫玉低群岳,
势入丹霄控太清。
为问何人窥绝顶,
山根时有白云生。
这座山峰是什么年代得到了“僧”的名字呢?
我仰望它,心中深感敬仰。
月亮在空中高悬,虽然能看到它的影子,
但山泉流过万壑,却听不到它的声音。
影子在紫色的玉石间与群山交错,
气势直入丹青的天空,控制着太清。
我想问谁敢窥视这绝顶,
山脚下时常有白云缭绕。
释今鸷,明代僧人,擅长诗文,作品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士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文化的沉浸,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崇敬与思考。
《望长老峰》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长老峰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仰与对人生的思考。全诗以“峰”为主线,逐步展开,展现了长老峰的高耸与神秘。
诗的开头提到“此峰何代得僧名”,引发读者思考这个名字的来源,给人一种历史沧桑感。接着,通过“月上一轮虽见相,泉驱万壑不闻声”,对比了月亮的可见与山泉的无声,暗示人世间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世的淡泊。
“影分紫玉低群岳,势入丹霄控太清”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出长老峰的巍峨壮丽,似乎在向天空挑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赞美。最后两句“为问何人窥绝顶,山根时有白云生”则引出一种哲理思考,令人反思何为真正的高峰,或许在于心灵的升华,而非单纯的物理高度。这种深邃的思考使得整首诗更具厚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老峰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自然的伟大与人类渺小之间的关系。
诗人问“此峰何代得僧名”,意在探讨什么?
A. 山峰的高度
B. 山峰的历史
C. 山峰的美丽
“月上一轮虽见相”中,月亮的影子代表什么?
A. 自然的喧嚣
B. 人生的孤独
C. 时间的流逝
诗中“影分紫玉低群岳”描绘了什么?
A. 山的颜色
B. 山的形态
C. 山的高度
答案:1-B,2-C,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