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0:08
飞絮无端化作萍,莫嗟随水任飘零。
枯杨尚有新稊在,凭藉东风眼又青。
飞舞的柳絮无故变成浮萍,不要叹息它随水漂流而去。
枯死的杨树依然长出新芽,借着东风又焕发出一片生机。
本诗中提到的“飞絮”和“枯杨”都可以看作自然界的象征,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幻。飞絮在春季随风而行,带有一种无奈和漂泊的情绪;而枯杨的新芽则暗示着复苏与希望,代表着生命的顽强与重新开始的可能性。
胡先骕(1874-1935),字映华,号秋水,近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与散文。他的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常在自然景物中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作者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永恒。
《杨柳枝十五首 其十三》通过对柳絮与枯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变迁与生命的脆弱。首句“飞絮无端化作萍”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柳絮随风飘散的状态,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漂泊的情感。接着“莫嗟随水任飘零”则是对这种状态的劝解,提示人们不要过于悲伤,因为生命虽有漂泊,但依然存在希望。
而后两句“枯杨尚有新稊在,凭藉东风眼又青”则带来了希望的转折。即使是枯死的杨树,在春风的滋润下仍然能够发出新芽,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再生。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命力,激励着人们在逆境中也要保持希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传达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中的情感在细腻的描绘中愈发深刻,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生命的顽强与希望。在经历了衰败与失落之后,依然能够迎来新的生机。诗人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飞絮”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枯杨”象征什么?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杜甫的《春望》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反映了沉重的历史与个人的感受,与胡先骕的作品形成对比,前者更多的是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而后者则是对生命与希望的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