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浪淘沙》

时间: 2025-07-28 09:38:01

诗句

楼外雨初晴。

人倚云屏。

月华如水照吹笙。

多事夜寒添半臂,春也无情。

残烛尚荧荧。

好梦初惊。

纱窗晓色已平明。

天籁不知何处寺,一片虚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38:01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作者: 顾太清 〔清代〕

楼外雨初晴,
人倚云屏。
月华如水照吹笙。
多事夜寒添半臂,
春也无情。
残烛尚荧荧。
好梦初惊。
纱窗晓色已平明。
天籁不知何处寺,
一片虚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宁静夜晚,诗人倚靠在窗边,听着外面的音乐,月光如水般洒落,照亮了他的笙声。寒冷的夜晚让他感到更加孤独,春天似乎也无情。残留的烛光微弱,梦境刚刚被惊醒,窗外的晨光已然明亮。天上的乐声不知来自何处的寺庙,令人感到一片空灵的意境。


注释

  • 楼外雨初晴:指窗外的雨刚刚停,象征着清新的开始。
  • 人倚云屏:诗人倚靠在窗前的屏风,感到一种孤独的情绪。
  • 月华如水:月光如水般柔和,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多事夜寒添半臂:夜晚寒冷,使得诗人感到一丝寒意。
  • 春也无情:暗指春天的寒冷与无情,反映内心的孤独。
  • 残烛尚荧荧:微弱的烛光象征着梦境的残留。
  • 好梦初惊:刚刚从美梦中醒来,感受到现实的冷清。
  • 纱窗晓色已平明:晨光透过窗帘,暗示新的一天来临。
  • 天籁不知何处寺:天上的音乐源自何处的寺庙,不知其所。
  • 一片虚灵:整体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太清(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及人内心情感,语言清新,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夜晚独坐时,雨后初晴的情境中,夜深人静,诗人感受到自然环境带来的孤独与思绪,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夜晚,诗人在此情境中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思考。开篇“楼外雨初晴”立即引入了自然的变化,诗人倚靠在窗边,感受到外界的宁静与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月华如水照吹笙”,通过月光与乐声的结合,营造了一种梦幻的氛围。但随之而来的“多事夜寒添半臂”,则揭示了夜晚的寒冷与孤独感,诗人似乎在感叹春天的无情。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深邃之间游走,特别是在“残烛尚荧荧”与“好梦初惊”中,诗人透过微弱的烛光与梦境的惊醒,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天籁不知何处寺,一片虚灵”更是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未知的境界,透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感悟。

此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更深刻地表达了孤独与思索的内心世界,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外雨初晴:描绘出雨后的清新气息,给人一种希望与宁静的感觉。
  2. 人倚云屏:诗人独自倚靠在窗边,凸显出孤独的情感。
  3. 月华如水照吹笙:月光如水般柔和,照亮了诗人的乐器,意境优美。
  4. 多事夜寒添半臂:夜晚的寒冷让诗人感到不适,加重了孤独感。
  5. 春也无情:春天的冷漠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6. 残烛尚荧荧:烛光微弱,象征着梦的残留与现实的冷清。
  7. 好梦初惊:刚刚从美梦中醒来,表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8. 纱窗晓色已平明:晨光透过窗帘,象征新一天的到来。
  9. 天籁不知何处寺:不知来源的音乐,暗示着神秘与空灵。
  10. 一片虚灵:整体的意境营造出一种超然、空灵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水,增强了意境的柔美。
  • 拟人:将“天籁”赋予了人性,营造出一种神秘感。
  • 对仗:如“残烛尚荧荧”,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孤独、思索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洗净、清新,也可以代表诗人的忧愁。
  • 月光:柔和、宁静,象征着希望与梦幻。
  • 烛光:微弱,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晨光:新的一天的开始,象征着希望的到来。
  • 音乐:天籁,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浪淘沙》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顾太清
    • C. 杜甫
    • D. 苏轼
  2. 诗中“月华如水”形容的是:

    • A. 月光柔和
    • B. 月亮圆满
    • C. 月亮明亮
    • D. 月亮升起
  3. “春也无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喜爱
    • B. 对春天的失望
    • C. 对春天的期待
    • D. 对春天的怀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顾太清的《浪淘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但顾太清更显孤独与哲思,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以上内容为《浪淘沙》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韵江道可赠别古诗二首 其二 携子清越登凤凰岭戏题二首 其二 彦礼提宫以诗见招赴惠山登高之集次韵奉酬 登万佛阁 秋怀 自许昌如蔡与石士繇酌别一章 送参政张公之任江西 山中独夜有怀江上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判若黑白 伺间候隙 顺我者吉,逆我者衰 包含恤的成语 覆前戒后 好战 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越裳 广字头的字 凌乱无章 惊喜交加 青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黑烟 齲字旁的字 隐戏 穴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