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5:09
玉楼春
江城雨熟黄梅后,
楼阁清高处永昼。
阶前夕露宝珠呈,
叶底夜蝉金石奏。
苍苔不受残红覆,
市径沿墙欺组绶。
老来于物总忘情,
漫为青山开北牗。
在江城的雨季,黄梅已熟,
高高的楼阁中,白昼仿佛永无尽头。
台阶前的夕露如宝珠般闪耀,
树叶下的夜蝉如金石般鸣奏。
苍苔不受残红的覆盖,
街道沿着墙边,似乎在欺凌那挂着的绶带。
老来对世事总是忘情,
我只愿为青山开一扇北窗。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受到重视。刘基的诗文风格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哲理。
《玉楼春》创作于元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交织的时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玉楼春》是一首典雅而富有诗意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江城雨熟黄梅后”引入,生动地描绘了黄梅季节的雨水滋润下,江南城市的宁静美景。接着,通过“楼阁清高处永昼”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在这清高的楼阁中,时间的流逝被无限延展。
诗中“阶前夕露宝珠呈,叶底夜蝉金石奏”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傍晚时分自然的细腻之美,露珠在夕阳的照耀下如同宝珠般闪烁,夜蝉的鸣叫声则犹如金石般悦耳。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后面的几句“苍苔不受残红覆,市径沿墙欺组绶”则转向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苍苔的生长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而街道上的绶带则隐喻着世俗的荣华与衰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浮华世界的淡然态度。
最后两句“老来于物总忘情,漫为青山开北牗”则是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随着年岁渐长,他对世事逐渐淡然,向往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青山和北窗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既有自然的陪伴,又能安静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关于《玉楼春》的主题,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夕露宝珠呈”中“宝珠”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北牗”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