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1:17
满地寒风满面尘,
荒烟白草旧通津。
晏安酖毒俱亡国,可但西施解误人。
满地都是寒风,脸上满是尘土,
荒凉的烟雾和白色的杂草遮盖着旧时的渡口。
晏安和酖毒这两个亡国之事,如今都已成为过去,
但西施却能解开人们的误解与心结。
刘基(1311-1375),字景休,号伯温,元代文学家、政治家,参与了元末明初的历史变革,曾为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政治意识。
《过苏州》一诗是在刘基游历苏州时写成的,反映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思。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表达对过去繁华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以“满地寒风满面尘”开头,展现了一幅寒冷而荒凉的画面,仿佛一切都被时间和历史所遗忘。这种景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的严酷,也隐喻了社会的动荡与失落。接下来的“荒烟白草旧通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沧桑感,旧渡口的荒凉象征着曾经繁华的消逝,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无情和时间的流逝。
诗的后两句转而提到晏安和酖毒,这两个历史典故不仅承载了个人的悲惨命运,也象征着国家的覆灭。最后一句“可但西施解误人”则是对西施的赞美与寄托,意味着即使历史再怎么悲惨,仍可期待爱情与美的力量。西施的存在象征着对人性的理解与宽容,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性深邃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刘基对时局的敏锐观察与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兼具了悲伤与希望的情感,令读者深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探讨了国家的兴亡和个人的命运,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人性的温暖关怀。
诗中提到的“晏安”是谁?
A. 一位政治家
B. 一位诗人
C. 一位将军
“荒烟白草旧通津”中的“旧通津”指的是什么?
A. 旧时的市场
B. 旧时的渡口
C. 旧时的宫殿
西施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美与爱情
C. 国家
《春望》和《过苏州》都有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深思,但《春望》更加强调对国破家亡的直接感受,而《过苏州》则通过历史典故与具体意象结合,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