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4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6:54
欲造诗坛夺锦标,几回蹑足愧还休。君提妙律都先手,我漫家吟浪出头。济世自怜无绝力,叩阍刚道有嘉猷。先生若动出关兴,便尔挑包逐去舟。
我想在诗坛上争夺桂冠,却几次踮脚而行,心中羞愧只好罢休。你总是引领着优美的韵律,我却在家中吟诵,难以出头。为了济世,我自怜自己毫无止尽的力气,敲着门扉期待能有美好的谋略。如果老师你一旦出关激发兴致,便会挑起行囊,追逐那远去的船只。
诗中提到的“君提妙律”可能指的是当时某位诗人或友人,以其卓越的才华而受到尊重;而“叩阍”则暗示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求。
阳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常以诗歌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和人情。
此诗创作时,阳枋或许正面临诗坛竞争的压力,感受到自身才华的不足与他人的优越,从而在诗中表达了对自我才能的反思和对友人的钦佩。
《谒同年许使君德开》以自谦的语气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才能的仰慕与对自身才华的自卑。首句“欲造诗坛夺锦标”直接点出诗人对荣誉的渴望,但随即以“几回蹑足愧还休”反映出他因自知才华不足而止步不前的矛盾心态。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又将目光转向友人,称其为“君提妙律”,显示出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同时也暗示自己的无奈和退缩。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济世自怜无绝力”,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感,但也显露出个人的局限性,似乎在自我反省中透露出一丝无力感。最后一句“便尔挑包逐去舟”则是希望在友人的鼓励下,自己能够勇敢地追逐梦想,象征着一种不甘平庸的追求与奋起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展示了一个渴望在诗坛上崭露头角的诗人形象,既有自我反思的深度,又有对友人的尊敬,流露出浓厚的文学气息与人文关怀。
诗歌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仰慕、对自身局限的自省,以及对未来追求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文艺理想的执着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锦标”指的是什么?
“君提妙律”中,“君”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济世”意味着什么?
与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相比,阳枋的《谒同年许使君德开》更多地表现出个人情感的纠葛,而杜甫则是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与忧虑。两者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