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0:30
《花心动·偏忆江南》
作者: 刘焘 〔宋代〕
偏忆江南,有尘表丰神,世外标格。
低傍小桥,斜山疏篱,似向陇头曾识。
暗香孤韵冰雪里,初不怕春寒要勒。
问桃杏贤瞒,怎生向前争得。
省共萧娘笑摘。
玉纤映琼枝,照人一色。
澹粉晕酥,多少工夫,到得寿阳宫额。
再三留待东君看,管都将别花不惜。
但只恐南楼又三弄笛。
我偏偏怀念江南,那里有些尘世间的丰神与标格,宛如世外桃源。
小桥低垂,斜坡上稀疏的篱笆,似乎我曾在山陇头见过。
在冰雪中,暗香孤韵让我不再畏惧春寒的侵袭。
问桃花与杏花的贤者,怎么能在前面争夺呢?
回想起和萧娘一起欢笑摘花的时光。
莹洁的纤手映照在琼枝上,照得人心醉神迷。
淡粉色的花瓣多么娇嫩,多少心思才得以到达寿阳宫的额头。
我再三留待东君(春天的神)来观赏,决不惜花的别离。
但只怕南楼又会传来那三弄的笛声。
“东君”指的是春天的神,古代文学中常提到春神与花的关系,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繁花似锦的景象。
刘焘,生于宋代,是一位颇具才情的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借以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此诗写作于宋代,这个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达到了一种高峰。诗人在此背景下,怀念江南的美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花心动·偏忆江南》是一首充满江南风情的词作,诗人通过对江南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切怀念与爱慕之情。开篇“偏忆江南”便引入了诗人的情感基调,接着细腻的描写小桥、斜山、疏篱等,展现出江南特有的清幽与雅致。诗中反复提到的暗香与孤韵,象征着诗人对美的执念以及对孤独的思考。
“问桃杏贤瞒,怎生向前争得”一句,传达了诗人对花开争艳的无奈与淡然,似乎在感叹即便是美丽的花朵,也有争夺的烦恼。诗的最后部分,诗人对东君的期待与对南楼笛声的担忧,表现了对时光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体上,这首词以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江南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伤,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江南自然风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江南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温润、细腻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江南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人怀念的地方是哪里?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诗中“暗香孤韵”表现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