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6:08
风流子
作者: 宋琬〔清代〕
竹西歌吹地,樊川客杜牧擅风流。
问坛坫主盟,谁操牛耳?
孝标苗裔,豪迈无俦。
身将隐簪裾如敝屣,丘壑信优游。
二八莺喉,娇歌子夜,
十三雁柱,低按凉州。
兰亭高会罢,纱窗频剪烛,
历乱觥筹。
为道须眉如此,笑拂吴钩。
叹锦瑟华年,是乡堪老,
青州从事,此外都休。
更喜火攻阿弟,五凤能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风流韵事的场景。竹西的歌声在耳边回荡,樊川的杜牧以其风流才华著称。有人问,坛上的主盟是谁,谁又领导这一切?孝标的后裔豪气干云,独树一帜。诗人如同隐者,将自己视作草芥,心中却享受着山水之间的闲适。黄莺在二八的年纪中歌唱,夜晚的子女娇声吟唱;十三只大雁低飞,正好飞过凉州。兰亭的盛会已结束,纱窗前烛火频频剪灭,酒杯交错,场面混乱。若说须眉如此,真让人忍俊不禁,轻轻地拂去吴钩的忧愁。感叹锦瑟华年,乡土令我感到苍老;青州的官职已无足挂齿,其他的都不再提及。更让我高兴的是火攻阿弟,五凤之能可期。
宋琬,清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作品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风流子》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与诗人个人的感受。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展现了对过往风流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
《风流子》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歌舞、酒会、风流人物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开篇以“竹西歌吹地”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音乐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接着提到杜牧,这位唐代的风流诗人,以其才华横溢的形象,成为诗人心目中的风流典范。
诗中反复出现的“牛耳”、“豪迈无俦”等词汇,展示了文人的理想与追求。诗人不禁对那些风流人物产生敬仰之情,同时又感到一种孤独与无奈。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流露出隐退的情怀与对现实的思考,尤其是“叹锦瑟华年,是乡堪老”的句子,表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诗歌既有对往昔的怀旧,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传达出文人之间的交情,又隐含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反思,深具哲理性与艺术性。
整首诗反映了文人对过去风流岁月的怀念,对现实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文人特有的情感与处世态度,透过个人体验,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樊川客”指的是哪位诗人?
“牛耳”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出现在那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