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风流子 用顾东桥韵,寄史恭甫》

时间: 2025-05-19 03:48:19

诗句

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

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

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

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

向仙台佛窟,看紫烟敛散,白日升沉。

时听端流激玉,岩溜淙金。

更健步堪游,底须策杖,直钩可钓,不用敲针。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3:48:19

原文展示:

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
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
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
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
向仙台佛窟,看紫烟敛散,白日升沉。
时听端流激玉,岩溜淙金。
更健步堪游,底须策杖,直钩可钓,不用敲针。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

白话文翻译:

阳羡的溪山真美,我将年老时再见当年的贤者心情。
想到这些话只是空留遗憾,买田的愿望未能实现,桃源已别,旧路难觅。
叹息人生,多少次像王子一样划船,音乐只能归于伯牙的琴声。
不如那山中人,烟霞相伴,洞天深隐,高卧吟唱。
向仙台和佛窟,看看紫烟的聚散,白日的升沉。
时常听到水流激荡玉石,岩石流淌着金色的水。
更要健步而游,自然要带上杖,直接钩鱼,不必敲打鱼饵。
何时能在滆水上独自划舟,去访云间的林木。

注释:

  • 阳羡:指的是阳羡地区,风景秀丽。
  • 桃源:指的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象征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 王子:王子猷,指王子猷的渡船。
  • 伯牙:故事中著名的琴师,象征高雅的音乐。
  • 烟霞:指山间的云雾,象征优美的自然环境。
  • 洞天:指隐秘而美丽的地方,常常与道教文化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1521-1588),字君复,号东桥,是明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真挚感人而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中期,正值作者年长之时,感慨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理想的艰难。诗中描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

诗歌鉴赏:

《风流子》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诗,诗人在阳羡这个美丽的地方,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诗中开篇即描绘阳羡的溪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追念。通过“买田未遂”与“桃源一别”的对比,诗人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无奈与对现实的反思。

接着,诗人通过“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王子与伯牙的典故,突出了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暗示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随后,诗人将目光投向山人,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诗的最后,描绘了独自划舟与云林相伴的愿景,展现了诗人渴望自由的心灵。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与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体现了古典诗词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
    描绘了阳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昔日贤者的怀念。

  2. 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
    诗人感慨理想未能实现,桃花源的别离使得旧路难寻,表达无奈。

  3. 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
    对人生的叹息,王子与伯牙的典故暗示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4. 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
    赞美隐士的生活,强调在烟霞中高卧吟唱的逍遥。

  5. 向仙台佛窟,看紫烟敛散,白日升沉。
    观察自然的变化,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 时听端流激玉,岩溜淙金。
    描绘流水的声音,表现出自然的美妙。

  7. 更健步堪游,底须策杖,直钩可钓,不用敲针。
    表达在自然中游玩的畅快,不需要繁琐的准备。

  8.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
    期盼能在滆水上独自划舟,享受自然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流激玉,岩溜淙金”,将水比作玉石,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工整的特点,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 拟人:如“紫烟敛散”,赋予自然现象以人性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反映出内心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山:象征自然之美,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桃源: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代表一种人生追求。
  • 烟霞:象征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象征自由与探索,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源”是指什么? A. 一个地方
    B. 理想生活的象征
    C. 一种植物

  2. 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理想化
    C. 忽视

  3.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追求名利
    B. 渴望自由与宁静
    C. 想要归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理想社会。
  • 王维《山居秋暝》:展示隐逸生活的宁静。

诗词对比:

  • 《风流子》与王维《鹿柴》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风流子》更注重对人生的反思与哲理的探讨,而《鹿柴》则更侧重于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夏言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陶渊明与桃花源的文化内涵》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乙酉1945暮春即事,作游仙词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六首 其四 浣溪沙 残荷 浣溪沙 月夜怀延公夫子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三十四 浣溪沙 和无咎韵 浣溪沙 咏关山月赠叶子、忠祥梅石图,即赠山月 浣溪沙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析律舞文 富国裕民 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神通广大 艸字旁的字 不耦 展转推托 臻微入妙 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兜离 片字旁的字 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始终一贯 宝盖头的字 肀字旁的字 凡偶近器 蠢如鹿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