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3:4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3:48:19
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
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
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
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
向仙台佛窟,看紫烟敛散,白日升沉。
时听端流激玉,岩溜淙金。
更健步堪游,底须策杖,直钩可钓,不用敲针。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
阳羡的溪山真美,我将年老时再见当年的贤者心情。
想到这些话只是空留遗憾,买田的愿望未能实现,桃源已别,旧路难觅。
叹息人生,多少次像王子一样划船,音乐只能归于伯牙的琴声。
不如那山中人,烟霞相伴,洞天深隐,高卧吟唱。
向仙台和佛窟,看看紫烟的聚散,白日的升沉。
时常听到水流激荡玉石,岩石流淌着金色的水。
更要健步而游,自然要带上杖,直接钩鱼,不必敲打鱼饵。
何时能在滆水上独自划舟,去访云间的林木。
夏言(1521-1588),字君复,号东桥,是明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真挚感人而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
此诗作于明代中期,正值作者年长之时,感慨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理想的艰难。诗中描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
《风流子》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诗,诗人在阳羡这个美丽的地方,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诗中开篇即描绘阳羡的溪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追念。通过“买田未遂”与“桃源一别”的对比,诗人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无奈与对现实的反思。
接着,诗人通过“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王子与伯牙的典故,突出了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暗示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随后,诗人将目光投向山人,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诗的最后,描绘了独自划舟与云林相伴的愿景,展现了诗人渴望自由的心灵。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与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体现了古典诗词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特征。
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
描绘了阳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昔日贤者的怀念。
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
诗人感慨理想未能实现,桃花源的别离使得旧路难寻,表达无奈。
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
对人生的叹息,王子与伯牙的典故暗示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
赞美隐士的生活,强调在烟霞中高卧吟唱的逍遥。
向仙台佛窟,看紫烟敛散,白日升沉。
观察自然的变化,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时听端流激玉,岩溜淙金。
描绘流水的声音,表现出自然的美妙。
更健步堪游,底须策杖,直钩可钓,不用敲针。
表达在自然中游玩的畅快,不需要繁琐的准备。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
期盼能在滆水上独自划舟,享受自然的宁静。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反映出内心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桃源”是指什么?
A. 一个地方
B. 理想生活的象征
C. 一种植物
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理想化
C. 忽视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追求名利
B. 渴望自由与宁静
C. 想要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