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5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50:14
秋夜舟中作
作者: 汪中 〔清代〕
野岸纵横路,山楼断续更。
夜寒江月堕,梦醒草虫鸣。
水宿疲来往,愁心问死生。
客途衣未授,珍重倚门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的船上,面对着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情景。诗人看到纵横交错的野岸与山楼,感受到夜晚的寒意,江面上明月如坠,梦中惊醒,听到草虫的鸣叫。舟行水上,身心疲惫,心中充满忧愁,思考着生死的问题。作为旅客,没有衣物可以换,独自倚门,珍惜与亲人的情感。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他们在旅途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汪中(约1630-1700),字季升,号青松,浙江人。清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小景。
《秋夜舟中作》写于汪中旅途中的一个秋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情景和心情可能是汪中在旅途中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舟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头两句描绘了野岸与山楼的景象,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宁静的背景,暗示着诗人身处的环境既美丽又令人感到孤独。接着,夜色的寒意与江月的坠落,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梦境的破裂与虫鸣声交织,代表着梦与现实的冲突,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
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困惑与思考,水宿的疲惫,愁心的压迫,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索。在旅途中,衣物未更换的状态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无奈,而“珍重倚门情”则是对亲情的珍视,展现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深刻反映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是一篇充满哲理的作品。
野岸纵横路,山楼断续更。
夜寒江月堕,梦醒草虫鸣。
水宿疲来往,愁心问死生。
客途衣未授,珍重倚门情。
整首诗探索了旅途中的孤独、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亲情的珍视。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情感的渴求。
诗中提到的“水宿”指的是什么?
“珍重倚门情”中“珍重”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