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5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50:16
送姚淩霄赴选兼忆旧事漫成二首 其一
作者: 汪中
五月燕山别,盘桓惜累旬。
素心忘世味,黄绶屈诗人。
道貌脩髯美,交情絮语真。
国恩存一命,珍重答斯民。
在五月的燕山,我们依依惜别,停留的时间显得格外珍贵。
我那纯真的心思已忘却了世间的滋味,身为诗人的我却屈服于黄绶的荣耀。
您的道德风范和修长的胡须显得格外美好,彼此之间的情谊与闲聊是真诚的。
国家的恩惠让我活着,珍重自己才能报答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汪中(1630年-1700年),字廷栋,号笠翁,清代诗人,生于苏州,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乡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本诗写于作者送别朋友姚淩霄赴选举过程中,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与对国家的责任感。诗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这首诗以燕山的别离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用“五月燕山别”引出离别的情景,描绘出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感。接着,作者提到自己“素心忘世味”,表现出对世俗功利的淡然,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姚淩霄的支持与祝福。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道貌脩髯美,交情絮语真”来展现友谊的真挚和美好,显示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整首诗在情感上极为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切,也有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体现了清代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珍重答斯民”则是对国家恩惠的感恩与回报,表达了诗人作为士人的责任感,体现了其对社会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同时也展现了士人高洁的情操与真挚的友情。
诗中“黄绶”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国恩存一命”表明了作者对什么的感受?
比较汪中与王之涣的送别诗,前者更加强调友情与责任感,后者则更多表现壮志豪情和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