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2:3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2:36:56
《鹧鸪天·指剥春葱去采苹》
作者:陈三聘 〔宋代〕
指剥春葱去采苹。
衣丝秋藕不沾尘。
眼波明处偏宜笑,
眉黛愁来也解颦。
巫峡路,忆行云。
几番曾梦曲江春。
相逢细把银釭照,
犹恐今宵梦似真。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田园风光,诗人怀着愉悦的心情,去采摘春天的葱和苹果。她的衣服轻盈如秋天的藕,仿佛没有沾上尘埃。明亮的眼波中流露出笑意,愁眉却在眉间显现。回忆起巫峡小路,仿佛看到了行云,曾几何时梦见那曲江的春景。相逢之时,轻轻点亮银色的灯笼,生怕今夜的梦会变得如此真实。
作者介绍
陈三聘,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写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士人多有闲情雅致,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词中表现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过往情怀的追忆,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状态。
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田园生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回忆的追思。开篇以“指剥春葱去采苹”引出春天的主题,轻松愉悦的意象使读者感受到春的生机。接下来的“衣丝秋藕不沾尘”则通过对衣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
“眼波明处偏宜笑,眉黛愁来也解颦”两句,展现了人物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笑意又有愁苦,仿佛在言语间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巫峡的回忆,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层次,体现出诗人在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之间的强烈共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愁的氛围,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也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珍惜与怀念。词中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相结合,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愉悦的共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指剥春葱去采苹”表示什么活动?
“眉黛愁来也解颦”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巫峡”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将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