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2:34
渡黄河
作者:白衣保 〔清代〕
击楫金堤下,中流望眼开。
水从天上落,人自日边来。
废垒寒烟白,荒墩画角哀。
夷门知不远,吊古独徘徊。
在金色的堤岸边击打小船桨,
在河流的中央眺望远方,视野开阔。
雨水从天空倾泻而下,
而我则似乎从日边走来。
废弃的城垒上寒烟袅袅升起,
荒凉的土堆上,角声悲哀。
夷门(即夷陵)并不遥远,
我独自徘徊,缅怀古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夷门”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重要地名,诗中提及的“吊古”则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作者介绍:
白衣保,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为抒怀、咏物,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历史的追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黄河时,受到河流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渡黄河》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自然景观的诗作,通过诗人的独特视角,展现了黄河的壮丽与沧桑。首句“击楫金堤下”引入了一个画面感极强的场景,诗人划船于金色的堤岸之下,展现出一种勇敢追求的精神。接下来的“中流望眼开”则传达出一种开阔的视野,似乎能够看到历史的深处。
“水从天上落,人自日边来”这一句,诗人通过水的倾泻和自己从日边来到的表达,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类的渺小。后面几句描绘了废墟的荒凉,“废垒寒烟白”与“荒墩画角哀”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无情。
最后的“夷门知不远,吊古独徘徊”中,诗人似乎在反思历史,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黄河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历史的缅怀与对自然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悲凉而又雄伟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击楫金堤下”表现了什么?
“废垒寒烟白”中的“寒烟”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节表现出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衣保的《渡黄河》相比,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的语言更为沉重,情感更为深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