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46
原文展示
出都留别林亚清夫人 其一
作者:徐德音
前身风格是林逋,
筑室仍依西子湖。
班左妍词才独妙,
郝钟懿范世应无。
扫除铅粉留真韵,
点染溪山入画图。
却忆当年同里闬,
相寻翻似隔蓬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昔日友人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人提到,自己的风格继承了林逋,依旧选择在西子湖畔建房。班婕妤的才华独具一格,而郝钟懿的风范却难以超越。诗中提到要去掉铅粉,留下真实的韵味,用画笔描绘溪山的美景。最后,诗人回忆起往年与友人在一起的时光,感叹如今的相聚仿佛隔着一层薄薄的蓬壶。
注释
- 前身风格:指诗人的风格受到前人的影响。
- 林逋:南宋诗人,以其清雅的诗风著称。
- 西子湖:即杭州西湖,因其秀美的景色而闻名。
- 班左妍:指班婕妤,汉朝著名女诗人。
- 郝钟懿:指郝思齐,因其才华横溢而被诗人提及。
- 铅粉:指用于化妆的颜料,这里暗指去除虚伪,追求真实。
- 溪山:山水景色,象征自然的美丽。
- 蓬壶: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作比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德音,清代诗人,生于盛世,深受古典诗词的熏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出都之际,诗人怀念曾经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遵循古典诗词的韵律,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对林逋的提及,引出了诗人的风格,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尊重。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班婕妤和郝钟懿的描绘,体现了诗人与当时优秀文学才子的对比,彰显其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扫除铅粉留真韵”,不仅是对化妆的反思,更是对生活的真实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纯粹美的向往。最后两句,诗人回忆与友人的过往,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无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给读者留下深思的余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身风格是林逋:说明诗人的风格继承了林逋的清雅。
- 筑室仍依西子湖:表达了诗人选择在西湖边居住,向往自然美。
- 班左妍词才独妙:提到班婕妤的才华,表明对古代女性才子的赞美。
- 郝钟懿范世应无:郝思齐的风范难以超越,表现出对优秀人才的敬佩。
- 扫除铅粉留真韵:强调追求真实与纯粹,去掉虚假。
- 点染溪山入画图:用画笔描绘美丽的山水,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却忆当年同里闬:回忆与友人曾经的美好时光。
- 相寻翻似隔蓬壶:感叹如今的相聚如同隔着一层薄薄的蓬壶,产生距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隔蓬壶”比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工整,体现了古诗的对仗美。
- 排比:通过并列的方式增强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子湖:象征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栖息之地。
- 铅粉:象征虚伪与表面,反映出诗人对真实的追求。
- 溪山:代表自然的美景,体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蓬壶:象征距离与分离,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前身风格”是指哪个诗人?
-
“扫除铅粉留真韵”中“铅粉”指的是什么?
- A) 真实情感
- B) 化妆品
- C) 诗歌风格
- D) 自然景色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 B) 林逋
- B) 化妆品
- B)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展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江雪》:柳宗元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孤独与宁静,与徐德音的诗在对自然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
- 《静夜思》:李白通过月光引发思乡情,与徐德音对友人怀念形成对比,展示不同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关于徐德音及其作品的深入分析。
- 《古典诗词选读》:包含多位诗人的经典作品,方便比较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