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二月十四日书事(二首)》

时间: 2025-05-04 15:54:35

诗句

风软彤庭尚薄寒,御炉香绕玉阑干。

黄门忽报文渊阁,天子看书召讲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54:35

原文展示:

风软彤庭尚薄寒,御炉香绕玉阑干。黄门忽报文渊阁,天子看书召讲官。

白话文翻译:

春风轻柔,宫廷中尚有轻微的寒意,御炉的香气缭绕在玉制的栏杆旁。忽然间,黄门官报告文渊阁的消息,天子正在阅读书籍,召见讲官前来讲解。

注释:

  • 风软:形容春风轻柔。
  • 彤庭:指宫廷,彤色为红色,常用来形容宫廷的华丽。
  • 薄寒:轻微的寒意。
  • 御炉:宫廷中的香炉。
  • 玉阑干:玉制的栏杆,形容宫廷的华丽。
  • 黄门:古代宫廷中的官员。
  • 文渊阁:古代宫廷中的藏书楼,也是皇帝读书和召见文臣的地方。
  • 讲官:负责讲解经书或历史的官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号逊志,浙江绍兴人。他以忠诚正直著称,因反对明成祖朱棣的篡位而被杀。方孝孺的文学作品以诗文为主,风格典雅,内容多涉及政治、道德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宫廷中的一幕,天子在文渊阁读书,召见讲官讲解,反映了当时宫廷文化的繁荣和皇帝对学问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代宫廷的宁静与庄严。首句“风软彤庭尚薄寒”以春风的轻柔和宫廷的微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次句“御炉香绕玉阑干”则通过香炉的香气和玉制的栏杆,进一步强化了宫廷的华丽和尊贵。后两句“黄门忽报文渊阁,天子看书召讲官”则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天子对学问的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皇帝的学问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风软彤庭尚薄寒”:春风轻柔,宫廷中尚有轻微的寒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 第二句“御炉香绕玉阑干”:香炉的香气缭绕在玉制的栏杆旁,进一步强化了宫廷的华丽和尊贵。
  • 第三句“黄门忽报文渊阁”:黄门官报告文渊阁的消息,引出诗的主题。
  • 第四句“天子看书召讲官”:天子正在阅读书籍,召见讲官前来讲解,直接点明了天子对学问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风软”比喻春风的轻柔。
  • 拟人:“御炉香绕”赋予香炉以动态,使其仿佛有生命。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中的一幕,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皇帝对学问的重视,体现了作者对学问和知识的推崇。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风软、彤庭、薄寒、御炉、玉阑干、文渊阁、讲官。
  • 详细解释:这些词汇共同营造了一个宁静、庄严、华丽的宫廷环境,体现了皇帝对学问的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彤庭”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庭院 B. 宫廷 C. 红色的栏杆 D. 红色的香炉 答案:B

  2. 诗中“文渊阁”的作用是什么? A. 皇帝读书的地方 B. 皇帝睡觉的地方 C. 皇帝吃饭的地方 D. 皇帝娱乐的地方 答案:A

  3. 诗中“讲官”的职责是什么? A. 讲解经书或历史 B. 管理宫廷事务 C. 负责宫廷安全 D. 负责宫廷礼仪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渊阁赋》: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作品,详细描绘了文渊阁的建筑和功能。
  • 《宫词》:明代文学家杨基的作品,通过宫廷生活的细节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

诗词对比:

  • 《文渊阁赋》与《二月十四日书事(二首)》:两者都涉及文渊阁,但前者更侧重于建筑和功能的描述,后者则侧重于宫廷文化和皇帝的学问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宫廷文化研究》:详细介绍了明代宫廷文化的各个方面。
  • 《方孝孺诗文集》:收录了方孝孺的诗文作品,包括《二月十四日书事(二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陵秋感 东江访介岩宿山馆 复林至 古出塞曲 息妫 睡蝶 睡燕 宫中夜景 题子陵钓台 题天章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匕字旁的字 宵旰焦劳 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转念 跳蹦 笑貌声音 肝心涂地 丿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莅国 风字旁的字 同船合命 林下风韵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耳刀旁的字 懦弱无能 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尽无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