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日卧疾恭上人来过不及见因以诗答》

时间: 2025-04-27 05:15:06

诗句

溪上秋雾多,溪居晓寒入。

呼吸遂生痾,呕泄不下粒。

素居江南地,大率皆卑湿。

久从吴土居,气候非所袭。

伏枕欲经旬,冠带拈已涩。

女奚特扣关,问疾提山笠。

我非金粟身,寄谢何暇揖。

屈性兹不能,他时冀来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5:06

原文展示:

溪上秋雾多,溪居晓寒入。
呼吸遂生痾,呕泄不下粒。
素居江南地,大率皆卑湿。
久从吴土居,气候非所袭。
伏枕欲经旬,冠带拈已涩。
女奚特扣关,问疾提山笠。
我非金粟身,寄谢何暇揖。
屈性兹不能,他时冀来及。

白话文翻译:

溪边秋雾弥漫,早晨的寒气渗入心底。
呼吸之间让我生了病,呕吐泄泻连颗米粒都无法下咽。
我长久居住在江南地方,大多是湿气潮湿。
在吴地生活已久,这里的气候我并不习惯。
我在枕上躺了快十天,帽子和衣带都变得难以拿起。
女奚特意来敲门,问我病情,带着山笠(雨具)前来。
我并不是珍贵的金玉之身,哪里有时间来礼节相迎。
我如今性情如此无能,希望以后能再相见。

注释:

  • 女奚:指的是女子,这里可能是指来探望的女性。
  • 山笠:一种用来遮雨的工具,暗示来访者不畏风雨。
  • 金粟身:比喻珍贵的身体,表达了对来访者的歉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丰,号秋水,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追求真情实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生病期间,因病未能见到来访的友人,表达了因病带来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歉意。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日卧疾恭上人来过不及见因以诗答》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生活哲理。诗的开头描绘了秋日溪边的景象,“溪上秋雾多,溪居晓寒入”,通过“秋雾”和“晓寒”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清冷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病痛。接着,诗人用“呼吸遂生痾,呕泄不下粒”,直接表达了自己因病痛而无法进食的辛苦,这种身体上的不适感与精神上的孤独交织在一起,使得全诗显得愈发沉重。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回忆自己在江南生活的经历,提到“久从吴土居,气候非所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当前环境的不适应。而“伏枕欲经旬,冠带拈已涩”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因病卧床的时间之长,连简单的穿戴都变得困难。最后,诗人对来访者的歉意和无奈通过“我非金粟身,寄谢何暇揖”得以表达,这种对友人的疏远与歉意,恰如其分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透出一种浓厚的人情味,既有对身体病痛的真实反映,又有对友人关怀的深深感谢,体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深邃思考与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上秋雾多:溪边秋天的雾气弥漫,营造了一个朦胧的氛围。
  • 溪居晓寒入:清晨的寒气透过溪边的居所,让人感到寒冷。
  • 呼吸遂生痾:因呼吸不畅,导致身体出现疾病。
  • 呕泄不下粒:呕吐和泄泻使得连一粒米都无法咽下,表现身体极度虚弱。
  • 素居江南地:长久居住在江南地区,表明对环境的熟悉。
  • 大率皆卑湿:江南的气候大多湿润,暗示这里的环境对身体的不适。
  • 久从吴土居:长期生活在吴地,隐含对故乡的思念。
  • 气候非所袭:这里的气候与自己身体状况的格格不入。
  • 伏枕欲经旬:在床上躺了近十天,体现了病痛的漫长。
  • 冠带拈已涩:帽子和衣带都变得难以佩戴,形象地描绘了病痛带来的不便。
  • 女奚特扣关:女子特意来探望,表现出友人的关心。
  • 问疾提山笠:询问病情,并带着雨具前来。
  • 我非金粟身:自谦自己并非珍贵的人,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歉意。
  • 寄谢何暇揖:因病无暇招待,内心的愧疚和无奈。
  • 屈性兹不能:此时身体状况不佳,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 他时冀来及: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再见,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我非金粟身”比喻自己并不珍贵,表达谦逊。
  • 对仗:如“呕泄不下粒”与“呼吸遂生痾”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意象:秋雾、寒气、呕吐等意象交织,传达出诗人的病痛与孤独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病痛与友人探望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感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身体的虚弱与内心的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体现了人性中的温暖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雾:象征着萧瑟的季节与孤独的心境。
  • 晓寒:传递出一种清冷和不适感。
  • 呕泄:表现了身体的虚弱与病痛。
  • 江南:代表着诗人熟悉的故乡,带有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女奚”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来探望的女子
    • C. 诗人的家人
  2. 诗中提及的“金粟身”是指什么?

    • A. 诗人身体的珍贵
    • B. 诗人身体的普通
    • C. 诗人生活的奢华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寒冷的秋天
    • B. 友情与病痛
    • C. 江南的美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病中作》:同样描写了诗人在病痛中的感受与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传达情感,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和日卧疾恭上人来过不及见因以诗答》与杜甫的《病中作》均涉及病痛与友情的主题,但梅的诗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歉意和期盼,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对生活的无奈与抗争,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题梦秋词卷 踏莎行三首 其二 踏莎行 闺情 踏莎行 己丑冬,永乐署对雪 踏莎行·明景帝西山陵 踏莎行 春日上分堤 踏莎行 踏莎行 金秋拟作京津之游先寄停云吟友 踏莎行 踏莎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言抄百总 秃宝盖的字 缘悭一面 包含粜的词语有哪些 因袭陈规 曰字旁的字 搏髀 兔头麞脑 裁当 包含微的成语 幺字旁的字 称薪而爨,数粒乃炊 父字头的字 彐字旁的字 云期雨约 史策丹心 调结尾的成语 雨魄云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