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拟唐塞下曲九首 其五》

时间: 2025-04-26 21:16:59

诗句

久在边城里,风霜不可论。

六亲皆骨朽,百战偶身存。

烽燧连天暗,沙尘惮日昏。

征人家万里,谁吊国殇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6:59

原文展示

久在边城里,风霜不可论。
六亲皆骨朽,百战偶身存。
烽燧连天暗,沙尘惮日昏。
征人家万里,谁吊国殇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处边塞的征人,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生活后,感慨身边的风霜与亲情的逝去。诗中的“六亲皆骨朽”表达了亲人都已去世的悲凉,“百战偶身存”则说明自己虽然幸存,但内心的创伤与孤独。烽火连天,沙尘迷日,更是渲染了边疆环境的艰苦与战乱的无情。最后一句“谁吊国殇魂”则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与无奈的叹息。

注释

  • 边城:指边疆的城市,通常与战争相关的地方。
  • 风霜: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六亲皆骨朽:指亲人都已经去世,形容孤独与悲痛。
  • 百战偶身存:经过多次战斗,自己侥幸存活。
  • 烽燧:烽火台,古时用以传递战争消息。
  • 沙尘:边塞地区常见的沙尘暴,象征恶劣的自然环境。
  • 征人:指远征的士兵。
  • 国殇魂:指为国而死的人的灵魂,表达对战死者的哀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昌祺,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受到战争与社会动乱的影响。他的诗作多以边塞为题材,表现出对战乱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的感慨,风格悲壮而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当时社会动荡、边疆战争频繁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反映了士兵在战斗中经历的孤独与痛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四句的简洁形式,深刻地表现了边塞士兵的苦闷与孤独。开头两句“久在边城里,风霜不可论”,营造出一种长期在边疆生活的艰辛感。诗人用“风霜”象征了外部环境的恶劣,以及内心的苦楚。接着,诗人提到“六亲皆骨朽”,这句话表露了士兵在长期战争中失去亲人的悲痛,暗示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烽燧连天暗,沙尘惮日昏”则通过描绘边疆的自然景观,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悲凉气氛。烽火台的暗淡和沙尘的肆虐,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写照,也象征着战争的严酷与不安。在最后一句“征人家万里,谁吊国殇魂”中,诗人发出对战死者的沉痛哀悼,表达了对国家衰败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鲜明,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与对生命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在边城里:长时间待在边境城市,暗示了士兵的孤独与艰辛。
  • 风霜不可论:风霜之苦难以用言语描述,强调了环境的恶劣。
  • 六亲皆骨朽:亲人为战乱所亡,表达心灵的孤寂。
  • 百战偶身存:经历多次战斗,自己侥幸生存,反映了战斗的残酷。
  • 烽燧连天暗:烽火台的光明消失,象征着战争中的绝望。
  • 沙尘惮日昏:沙尘暴使得天色昏暗,暗示了自然与战争的双重压迫。
  • 征人家万里:征人的家庭远在万里之外,强调距离和思念。
  • 谁吊国殇魂:对为国捐躯者的悲痛哀悼,感叹无人关心国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霜”比喻为战争带来的苦难。
  • 对仗:如“烽燧连天暗,沙尘惮日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表现了士兵在边疆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逝去亲人的哀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城:象征战争的前线,代表孤独与战乱。
  • 风霜:象征艰难困苦,暗示内心的痛苦。
  • 烽燧:象征战争的信号,代表紧张与恐惧。
  • 沙尘:象征自然环境的恶劣,反映战场的艰辛。
  • 征人:代表为国征战的士兵,体现了责任与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六亲皆骨朽”指的是什么?

    • A. 亲人都已去世
    • B. 亲人都在身边
    • C. 亲人身体健康
    • D. 亲人正在远行
  2. “烽燧连天暗”中的“烽燧”指的是什么?

    • A. 战争的开始
    • B. 烽火台
    • C. 军队的集结
    • D. 边疆的风景
  3. 诗的最后一句“谁吊国殇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胜利的庆祝
    • B. 对战死者的哀悼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战争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别董大》
  • 王昌龄的《出塞》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边疆的景象,但李昌祺的诗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痛苦与孤独,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豪情壮志。李昌祺以悲情为主,王之涣则以壮志凌云为主,形成鲜明对比。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霜叶飞 九日南浦亭独坐次梦窗韵 霜叶飞 谒明陵用梦窗韵继声越作 霜叶飞·丁酉九月北投登高,同蔼麓絜生渔叔,用清真韵,兼呈醇士寥音二公 霜叶飞·天平山看红叶,同舂音社中诸子 霜叶飞 谒明陵用梦窗韵 霜叶飞 伯兄之戚已更岁矣,笏侄自粤归汴,由汴来蜀,泫然赋此 霜叶飞 霜叶飞 霜叶飞 题霜林觅句图 霜叶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古调单弹 龙多乃旱 小字头的字 挜靶 韦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包含嫩的词语有哪些 点头哈腰 包含母的词语有哪些 列趄 胆壮气粗 绞丝旁的字 诛不避贵 清出 龍字旁的字 包含莼的词语有哪些 帆结尾的成语 然脐 四离五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