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因书寄黄子耕六言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4 05:25:49

诗句

忽有长沙使至,为传江右书来。

茅屋于时已黑,青灯为尔频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5:49

原文展示:

因书寄黄子耕六言三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忽有长沙使至,为传江右书来。 茅屋于时已黑,青灯为尔频开。

白话文翻译:

突然有来自长沙的使者到来,带来了江右的书信。 茅屋在这时已经昏暗,青灯却为了你频繁点亮。

注释:

  • 忽有:突然有。
  • 长沙使至:来自长沙的使者到达。
  • 江右书来:江右(指江西)的书信传来。
  • 茅屋:简陋的房屋。
  • 于时已黑:此时已经天黑。
  • 青灯:指油灯,这里象征着读书或写作的环境。
  • 为尔频开:为了你频繁地点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与韩淲并称“上饶二泉”,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写给黄子耕的三首六言诗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收到来自远方朋友书信时的喜悦和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收到远方朋友书信时的情感。诗中“忽有长沙使至”一句,突出了消息的突然性和重要性,而“茅屋于时已黑,青灯为尔频开”则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充满期待的夜晚场景。青灯的频繁点亮,不仅象征着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作者在孤独中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忽有长沙使至”:突然有来自长沙的使者到达,带来了消息或书信,突出了消息的突然性和重要性。
  2. “为传江右书来”:使者带来了江右(江西)的书信,进一步明确了消息的内容和来源。
  3. “茅屋于时已黑”:此时茅屋已经昏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孤独。
  4. “青灯为尔频开”:青灯频繁地点亮,象征着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交流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忽有长沙使至”与“为传江右书来”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对称美。
  • 象征:青灯的频繁点亮象征着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交流的渴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期待。通过收到远方朋友书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交流的渴望,展现了宋代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意象分析:

  • 青灯:象征着读书或写作的环境,也象征着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交流的渴望。
  • 茅屋:简陋的房屋,象征着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孤独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灯为尔频开”中的“尔”指的是什么? A. 作者自己 B. 长沙使者 C. 黄子耕 D. 江右的书信 答案:C

  2. 诗中“忽有长沙使至”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惊讶 B. 喜悦 C. 期待 D. 失望 答案:A

  3. 诗中“茅屋于时已黑”一句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白天的茅屋 B. 夜晚的茅屋 C. 清晨的茅屋 D. 黄昏的茅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的《寄黄子耕》:同样是写给黄子耕的诗,可以比较两位诗人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其他作品,如《寄黄子耕六言三首》的其他两首,可以比较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 其二 采桑子 其二十五 采桑子 其一 秋闺 采桑子 其一 春窗寒雨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三 采桑子 其一 和阳春 采桑子 其一 城中夜归,坐翠湖桥畔 采桑子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鼓衰力尽 矢忠不二 巳字旁的字 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探幽穷赜 蓬户柴门 立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日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削长 他伤 尊崇 包含谢的成语 避坑落井 分诉 诲盗诲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