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20:4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20:43:28
道傍古树身半枯,
白蚁穴根虫穴肤。
风摧雨撼霜雪冻,
断石臲卼无人扶。
忆昔勾芒肇初政,
百卉腾达随呵嘘。
新柯荏苒旧柯壮,
雾露膏沐光如濡。
黄鹂翡翠语娇滑,
桑扈戴胜鸣相呼。
白鹤来巢鹿止荫,
匠石愕睨争叹誉。
宁知忧患生旦夕,
野火倏忽起不虞。
燎原烈焰难向迩,
孰问柞栎杉与槠。
枝燔叶焮根半赤,
朽腐瞒液非时须。
山林摇落岁方晏,
聊以薜荔为衣袽。
呜呼广厦栋梁具,
委弃草莽同薪刍。
皇天未必替生意,
更盼玉烛回旸乌。
在路边,那棵古树已经半枯,白蚁在它的根部和虫子在树干上留下了痕迹。狂风摧毁,雨水冲击,霜雪冻结,它的树干断裂,没有人来扶助。回忆往昔,勾芒(春神)初次治理时,百花争相开放,随风摇曳。新芽渐渐生长,旧枝依然茂盛,雾露滋润,光辉如同浸润一般。黄鹂与翡翠鸟儿欢快地鸣叫,桑扈与戴胜相互呼应。白鹤来此筑巢,鹿在树荫下停歇,工匠们惊讶地赞叹。谁能知晓忧患在旦夕之间,野火忽然间就会降临。猖獗的火焰难以扑灭,谁问柞树、栎树、杉树与槠树的命运?枝干燃烧,叶子焦灼,根部也变得半赤;腐朽的树液,非时需知。山林摇落,岁月渐晚,聊以薜荔为衣裳。唉,广厦和栋梁俱在,却与草莽同焚。苍天未必会替它们生存,更盼望玉烛明亮,回归白天的阳光。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里,元代末年杰出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支持者,对中国历史有深远的影响。刘基的诗歌风格清新、直白,常常抒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枯树图》创作于元朝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古树的描绘,反映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寓意着生命的脆弱与不易。在历史变迁、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以枯树象征了人类命运的无常与忧患,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枯树图》是一首充满象征意义的诗作,通过描绘一棵半枯的古树,反映出诗人对人生、自然及社会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古树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与无情。古树的枯萎与虫蚁的侵蚀,仿佛是一种对生命脆弱与无常的隐喻,暗示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
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的繁荣与生机,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百花争艳,生机盎然,与古树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轮回与变迁。
诗中提到的黄鹂、翡翠等鸟类,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希望,然而,随着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诗人又转向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忧患的降临在于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因素。野火的突发,象征着不可预测的灾难与困境,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和珍惜眼前。
最后,诗人以对广厦栋梁与草莽同焚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尽管拥有辉煌的成就,但生命的脆弱却是无法避免的。整首诗通过对古树的描绘,传达出一种人生哲理,让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古树的描绘,反映了人类命运的无常与脆弱,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人借古树之象,警示人们珍惜生命,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
古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韧与生命的历程,而在《枯树图》中,它却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提醒人们关注生命的本质与自然的力量。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白蚁”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的开头描绘了一棵___的古树,显示出生命的脆弱。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野火”象征着不可预测的灾难。(对/错)
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与刘基在《枯树图》中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形成对比。
两首诗均反映了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关系,但刘基更侧重于生命的脆弱,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