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0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03:46
浪淘沙·望海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
任将蠡测笑江湖。
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鳖无。
竿拂珊瑚。
桑田清浅问麻姑。
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这首词描绘了海上景象,蜃楼的轮廓模糊可见,踏浪而行,我忍不住惊呼。任凭小蠡(古代的一种测水深的器具)来测量这江湖的深浅。沐浴在阳光之下,夜晚又在月光中沐浴,我想乘着木筏去往远方。钓到的只是一种六鳖的海鲜,鱼竿轻轻掠过珊瑚。我在清浅的桑田里询问麻姑(道教传说中的女仙),水气弥漫,仿佛天水相连,那正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人,清代著名词人,才华横溢,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哲理,是清代词坛的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纳兰性德的游历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浪淘沙·望海》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词作。词中以蜃楼和踏浪的意象开篇,构建了一个梦幻而又真实的海洋世界。蜃阙的模糊与海浪的惊呼,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生动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灵动的境界。接着,作者用“任将蠡测笑江湖”一句,表现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面对浩瀚江湖的深浅,他不在乎,只在乎心中所向。
“沐日光华还浴月”一句,展现了日夜交替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在这片自然中,作者又渴望乘船出海,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尽管最终钓到的只是“六鳖”,这并未让他失落,反而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乐趣。
词的最后,麻姑与蓬壶的出现,将现实与梦境结合,表达了对长生、不老与理想境界的追求。纳兰性德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出一个既现实又理想的海洋世界,表达了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和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在面对人生的无常时,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蜃阙半模糊”中的“蜃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海鲜
B. 海市蜃楼
C. 一种建筑
诗中提到的“麻姑”是谁?
A. 古代的女神
B. 渔夫
C. 传说中的仙女
诗人对江湖的态度是什么?
A. 认真测量深浅
B. 不以为意,洒脱面对
C. 非常惧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