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3:06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作者: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
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整夜的琴声清脆响起,谁才是我的知音呢?
恍如梦中,前朝的情景又在何处?
那一曲愁绪难以用文字表达。
在广阔的天际关塞云中,
人随着西风中的大雁而去。
唤来那红色的衣襟和翠色的袖子,
不要让泪水洒落在英雄的脸庞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洵斋,满洲人,清代著名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创作背景: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写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清初满汉文化的交融,诗人正是身处此背景下,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与对过往的怀念,同时也带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透过清脆的琴声,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离别的忧伤。开头的“泠泠彻夜”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琴声的清脆;而“谁是知音者”则引发了对友谊的深思,表达了孤独感。接着,诗中提到的“如梦前朝何处也”,不仅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也暗示着对逝去的怀念,令人感伤。
全词逐渐展现出一种象征性的意象,特别是在“人随落雁西风”中,落雁象征着离别和流逝,西风则增添了惆怅的气氛。最后两句“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则通过对美丽身影的呼唤,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深情和不舍,同时也映射出对女性柔情的一种期待。
整首词情感真挚,运用丰富的意象与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友情与爱情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琴声的描写,引出了对知音的渴望,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离别的哀伤,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词中提到的“知音”指的是:
A. 理解自己的人
B. 亲人
C. 朋友
D. 师长
填空题:
“泠泠彻夜,谁是____者。”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落雁”象征着离别。对或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