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望江南》

时间: 2025-07-12 17:53:56

诗句

春归早,十二玉阑中。

乍见蔫红迎谷雨,旋惊浓绿数花风。

欹枕不成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7:53:56

原文展示:

望江南
春归早,十二玉阑中。
乍见蔫红迎谷雨,
旋惊浓绿数花风。
欹枕不成慵。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得早,站在十二道玉制的栏杆前。
突然看到枯萎的红花迎接谷雨,
又被浓郁的绿意和几朵花儿的轻风所惊艳。
靠在枕头上却无法懒散地休息。

注释:

  • 春归早:春天到来的时节较早。
  • 十二玉阑:指的是一种精美的栏杆,象征着美丽的环境。
  • 蔫红:形容花朵枯萎的状态。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指春季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在4月20日左右。
  • 旋惊:随即感到惊讶。
  • 浓绿: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绿意盎然。
  • 数花风:几朵花在风中摇曳的情景。
  • 欹枕:斜靠着枕头。
  • 不成慵:无法懒散地休息,形容精神状态。

典故解析:

“谷雨”作为节气,代表着春季的结束和夏季的开始,通常是农忙季节的前奏。诗中提到的“十二玉阑”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典雅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荣法,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创作于春季,作者在春天的早晨观察到自然的变化,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回归,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通过描绘春天的早晨,展现了生机与活力。开头的“春归早”便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春天的到来似乎让一切都焕发了新的生机。接着,诗人通过“乍见蔫红迎谷雨”这句,表现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枯萎的花朵形成的对比,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无常与美丽。而“旋惊浓绿数花风”则让人看到了春天的另一面,绿意盎然的景象让人心生惊艳,生动描绘了春天的蓬勃生机。

结尾的“欹枕不成慵”则透露出一种惬意的懒散,但又难以真正放松的矛盾情感。这种感觉恰恰反映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内心挣扎,既想沉醉于自然之美,又难以忘却生活的琐事与压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归早,十二玉阑中。”:春天的早来让人感受到生机,玉阑表达了一种高雅的环境。
    • “乍见蔫红迎谷雨,”:对春雨的期待与枯萎花朵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
    • “旋惊浓绿数花风。”:被新生的绿色与花的轻风所惊艳,表现了春天的活力。
    • “欹枕不成慵。”:无法懒散,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比喻(如“蔫红”暗示衰败)、对比(枯萎与生机)、拟人(花风的轻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状态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红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 绿意:象征着自然的丰盈与繁荣。
  • :象征着变化与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什么?

    • A. 春分
    • B. 谷雨
    • C. 小雪
  2. 诗人用什么来形容栏杆?

    • A. 白玉
    • B. 玉阑
    • C. 银杆
  3. 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 A. 绝望
    • B. 惬意与矛盾
    • C. 激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袁荣法的《望江南》和孟浩然的《春晓》,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描绘春天时的不同视角。袁荣法聚焦于细致的情感与景象的变化,而孟浩然则更强调春天的宁静与温馨,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现代诗歌评论集

相关查询

临江仙·梅 多丽·咏白菊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声声慢·寻寻觅觅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丙寅岁山间竞传诸将有下棘寺者 满江红 其七 暮春 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 生查子(独游西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拔葵去织 流行坎止 渭城 东翻西倒 矢字旁的字 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岂的词语有哪些 物种 巧不可接 婆官 震諠 消费资料 石字旁的字 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怖鸽获安 两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