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3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39:22
度亲庵
作者:夏伊兰 〔清代〕
纷排棨戟旧门庭,
舍宅于今岁几更。
佛果证来忠孝好,
尘机洗到磬钟清。
疏花几簇密无路,
流水一溪寒有声。
我亦劬劳惭未报,
残碑读罢转心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旧日寺庙的景象,昔日的辉煌在纷繁的戟旗中显得格外沧桑。如今的居所已变迁了多少个春秋。虔诚的信仰使人对忠孝的追求更加坚定,尘世的纷扰在钟磬的悠扬中得以洗净。稀疏的花朵尽管难觅密处,溪水流淌时却寒意阵阵。我也感到自己辛劳未能报答父母的恩情,读着残碑,心中不禁感到震惊和惭愧。
作者介绍:夏伊兰(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达对佛教的虔诚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对亲情与忠孝的深刻反思之际,表达了在世俗纷扰中对内心清净与道德追求的向往。
《度亲庵》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描绘寺庙景象的同时,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忠孝的思考。诗的开头部分通过“纷排棨戟旧门庭”展现了寺庙宏伟的外观,然而随着“舍宅于今岁几更”的反思,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无情,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接着,诗人引入佛教的理念,强调忠孝的重要性,表明自己在世俗纷扰中寻求内心的清净。
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尤其是“疏花几簇密无路,流水一溪寒有声”,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在最后,诗人自省道:“我亦劬劳惭未报”,不仅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同时也透露出对自身努力未能回报的懊悔,令人动容。这种深刻的自省与情感的流露,正是该诗的灵魂所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流水一溪寒有声”通过拟人化的描写,使溪水的流动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该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忠孝美德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未能回报亲情的惭愧之情。
诗词测试:
《度亲庵》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棨戟”象征着什么?
诗人感到的惭愧主要是因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