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5:32
送方众甫备兵永平三首 其一
作者:董其昌
褰帷问孤竹,开幕应莲花。
古塞天逾险,长安日未赊。
文人停草檄,它将竞鸣笳。
得系单于颈,承恩许及瓜。
全诗翻译:
轻轻掀开帷幕,向孤竹询问,
开幕时仿佛是盛开的莲花。
古老的边塞险峻异常,
长安的日子却仍未迟暮。
文人们停止了笔墨,
只待号角声起,竞相歌唱。
如果能够把匈奴的首领捉住,
那就承蒙恩德,许我分享瓜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董其昌(1555-1636),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和理论家。他的诗歌以意境深远、语言优雅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边塞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之际。诗人通过此诗寄托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表达对文人和士人的号召,希望他们能为国家出力。
此诗通过描绘战争前的紧张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历史的思考。开篇“褰帷问孤竹”以轻柔的语气引入,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仿佛在询问未来的命运。接着“古塞天逾险”,将边塞的险峻与长安的安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担忧。文人们暂停了书写,象征着在国家危机面前,文化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转而期待号角声的响起,暗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
“得系单于颈”一语,充满了豪情壮志,表现出诗人希望打败敌人、保卫国家的强烈愿望。最后一句“承恩许及瓜”则是一种幽默的表达,既展现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又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文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对文人责任感的呼唤,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竹”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战争
D. 和平
“长安日未赊”中“未赊”的意思是什么?
A. 还未到来
B. 已经到了
C. 昨天
D. 明天
诗人希望捉拿哪位首领?
A. 汉王
B. 单于
C. 孟子
D. 曹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