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1:1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1:10:00
临江仙·晓色曨
作者: 魏了翁
晓色曨云日澹,绰开坦坦长途。
西宁太守问程初。
梅梢迎候骑,柳树困平芜。
九折邛峡浑可事,不妨叱驭先驱。
平平岂是策真无。
抚摩迂事业,细密钝功夫。
晨曦朦胧,云朵淡淡,阳光微弱,远方的路途显得宽广而坦荡。
西宁的太守向我询问出发的时机。
梅树的枝头迎接骑行的旅人,柳树在平坦的田野上显得沉重而困顿。
九曲的邛峡虽可游玩,但不妨先驱赶马车前行。
平平常常的道路,难道就真没有用心策划的迹象吗?
抚摸着这些曲折的事业,细致入微的功夫总是必要的。
魏了翁(约1220年-1290年),字光远,号望海山人,宋代诗人。魏了翁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景物,表达游子情怀。他的作品在白话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旅行的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临江仙·晓色曨》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和自然美感的词作。诗中描绘了晨曦中的自然景象,运用“曨云日澹”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淡然,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西宁太守的询问,暗示着引导和方向的重要性。
梅树和柳树的描写,生动地体现了春天的气息,也隐含着迎接与困顿的双重寓意,展现了人生旅途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九折邛峡”的描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象征着人生道路的曲折复杂,而“叱驭先驱”则强调了勇敢前行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平平岂是策真无,抚摩迂事业,细密钝功夫”,表达了对事业的深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细致和耐心是不可或缺的。整首词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兼具自然美和人生哲理,值得品味与反复咀嚼。
整首词表达了对旅行的期待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强调在面对生活的曲折时,细致入微的努力与耐心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诗中“晓色曨云日澹”描述的是什么样的情境?
诗中的“九折邛峡”象征着什么?
诗人认为在事业上应当具备什么品质?
可以将魏了翁的《临江仙·晓色曨》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进行对比,讨论两者在描绘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以及人生哲理上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