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9:14
虞姬
作者: 边汝元 〔清代〕
大王之所爱,贱妾与骓马。
时违骓不逝,妾生胡为者。
伏剑君马前,待君黄泉下。
持此报君恩,别泪不须洒。
这首诗表达了虞姬对她所爱的王的深情和忠诚。她自谦地称自己为贱妾,认为自己与骓马(良马)同样珍贵。可是良马时常无法快跑,自己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她宁愿在王的马前伏剑,等待与王在黄泉之间的重聚。她会持此剑来报答王的恩情,临别时不需要流下眼泪。
虞姬是历史上著名的悲剧人物,原为项羽的爱妾。她的故事常被后人传颂,象征着忠贞和牺牲。此诗虽然是清代的作品,但深受古代虞姬故事的影响。
边汝元,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刻画而闻名。其作品多以历史和爱情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忠贞爱情的向往和对历史悲剧的感慨。虞姬作为忠诚的象征,成为了众多文学作品中值得歌颂的角色。
《虞姬》通过简单的语言,展现出深刻的情感。诗人在短短四句中,成功地塑造了虞姬对项羽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开篇以“王之所爱”引入,立刻将情感的焦点放在了爱与忠贞上。接着,提到骓马与自我的对比,表明即使是骓马也无法与王共度时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后两句则是情感的高潮,虞姬宁愿伏剑于王的马前,等待与王在阴间的重聚,展现了她对王深切的爱与无私的奉献。最后一句更是深情,表明她对王恩情的回报,表达了离别时不愿流泪的坚定。
整首诗情真意切,虽简洁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虞姬悲剧性的命运和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令人感慨不已。
大王之所爱,贱妾与骓马。
表达了虞姬对王的爱慕与自谦,认为自己与骓马一样是王的爱物。
时违骓不逝,妾生胡为者。
指出骓马有时无法奔跑,自己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伏剑君马前,待君黄泉下。
表达了虞姬愿意为王赴死的决心,期待与王在阴间的重聚。
持此报君恩,别泪不须洒。
强调了虞姬对王恩情的回报,决心不流泪,表现出坚强的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忠诚与爱情,展现了虞姬对王的深情与无私的奉献,表达了对悲剧命运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骓马”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忠诚
C. 勇气
虞姬愿意“伏剑”是为了什么?
A. 报仇
B. 表达对王的爱
C. 逃避现实
“别泪不须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坚强与决绝
C. 悲伤
答案: 1-B, 2-B, 3-B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边汝元的《虞姬》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将进酒》则是对生命的热情和豪放。两者在主题上有着不同的倾向,但都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