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更漏子·春夜阑》

时间: 2025-07-27 08:19:04

诗句

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

惊梦断,锦屏深,两乡明月心。

闺草碧,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

辜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9:04

原文展示:

更漏子·春夜阑 牛峤 〔唐代〕 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惊梦断,锦屏深,两乡明月心。闺草碧,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辜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

白话文翻译:

春夜将尽,更漏声催促着时光,金色的烛花渐渐燃尽,残烛在暗中被轻轻挑动。梦被惊醒,断续的思绪在锦绣屏风深处,两地相隔,却共赏同一轮明月。闺中的草色碧绿,盼望着归来的客人,却依旧没有消息。我感到被辜负,后悔曾经怜爱你,向天诉说,却无人听见。

注释:

  • 春夜阑:春夜将尽。
  • 更漏促:更漏声急促,指时间流逝。
  • 金烬:指烛花。
  • 暗挑残烛:轻轻挑动即将燃尽的蜡烛。
  • 惊梦断:梦被惊醒,思绪中断。
  • 锦屏深:锦绣屏风深处,指闺房。
  • 两乡明月心:两地相隔,却共赏同一轮明月,心意相通。
  • 闺草碧:闺中的草色碧绿,象征等待。
  • 望归客:盼望归来的客人。
  • 辜负我:感到被对方辜负。
  • 悔怜君:后悔曾经怜爱你。
  • 告天天不闻:向天诉说,却无人听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牛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婉约细腻著称,善于描绘闺情和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女子在闺中等待归人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奈的情感。诗中通过对春夜、烛光、明月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凄美的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更漏子·春夜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夜的闺中情景,通过对时间流逝、烛光残烬、明月共赏等意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女子对远方归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奈等待。诗中的“金烬暗挑残烛”一句,既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又暗喻了女子内心的焦灼和不安。而“两乡明月心”则巧妙地将两地相隔的距离转化为心灵的相通,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婉约,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唐代闺怨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夜阑,更漏促”:春夜将尽,更漏声急促,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女子内心的焦急。
  • “金烬暗挑残烛”:烛花渐渐燃尽,残烛在暗中被轻轻挑动,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女子内心的不安。
  • “惊梦断,锦屏深”:梦被惊醒,思绪中断,锦绣屏风深处,指闺房,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两乡明月心”:两地相隔,却共赏同一轮明月,心意相通,表达了女子对远方归人的思念。
  • “闺草碧,望归客”:闺中的草色碧绿,盼望着归来的客人,却依旧没有消息,表达了女子的期盼和无奈。
  • “辜负我,悔怜君”:感到被对方辜负,后悔曾经怜爱你,表达了女子的失望和悔恨。
  • “告天天不闻”:向天诉说,却无人听见,表达了女子的无助和绝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金烬暗挑残烛”中的“金烬”比喻烛花,形象生动。
  • 拟人:“更漏促”中的“促”赋予更漏以人的动作,增强了时间的紧迫感。
  • 对仗:“春夜阑,更漏促”中的“阑”与“促”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闺怨,通过对春夜、烛光、明月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女子对远方归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奈等待。诗中女子的心情从焦急、不安到期盼、无奈,再到失望、悔恨,情感层层递进,最终达到无助和绝望的高潮。

意象分析:

  • 春夜: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女子内心的焦急。
  • 烛光:暗喻女子内心的焦灼和不安。
  • 明月:象征两地相隔的心灵相通。
  • 闺草:象征女子的期盼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金烬暗挑残烛”暗喻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女子内心的焦灼和不安 C. 夜晚的静谧 D. 烛光的美丽 答案:B

  2. “两乡明月心”表达了什么? A. 两地相隔的距离 B. 心灵的相通 C. 明月的美丽 D. 夜晚的宁静 答案:B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闺怨 B. 春夜的美丽 C. 烛光的美丽 D. 明月的宁静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同样描绘了女子的闺中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奈的情感。
  • 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描绘了女子的闺中生活,表达了女子的孤独和思念。

诗词对比:

  • 牛峤的《更漏子·春夜阑》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两首诗都描绘了女子的闺中情景,但牛峤的诗更注重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焦灼,而李清照的诗则更注重记忆和情感的流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牛峤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相关查询

送腊梅与曾谹父 和石及甫惠蔓菁子 台城杂诗七首 和双溪五首 和国器喜以事业为怀二首 塞下曲二首 梁洁夫幽居林宇靓深画幽邃不类贵第宛然山林 楚语为屈平作 和曾守有作 山居杂诗九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说时迟,那时快 紫叱拨 辛字旁的字 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及门之士 详应 假名托姓 竖心旁的字 灵轨 艮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末大不掉 谷字旁的字 天球 身显名扬 指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