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34
纳凉
作者: 慕昌溎 〔清代〕
碧天初过雨,露坐纳凉时。
夜静月光朗,风吹花影移。
蛩声鸣暗水,萤火落疏篱。
坐久清宵寂,荷香满曲池。
在碧蓝的天空下,刚刚下过一场雨,坐在露天里纳凉的时刻。
夜晚宁静,月光明亮,微风吹动着花的影子。
蟋蟀在黑暗的水边鸣叫,萤火虫在稀疏的篱笆上飞舞。
静坐良久,清夜显得格外寂静,荷花的香气弥漫在曲折的池塘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自然景色与静谧夜晚的美好,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慕昌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反映出清新自然的风格,书写细腻,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夏季的夜晚,正值雨后,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在静谧夜晚的思考与感受,反映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纳凉》是一首描绘夏夜宁静美好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后夜晚的清新与恬静。首句“碧天初过雨”不仅描绘了天际的晴朗,也暗示了自然的洗礼。接下来的“露坐纳凉时”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在雨后的清新气息中,享受着凉爽的夜晚。诗的第三句“夜静月光朗”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微风轻拂,花影摇曳,诗人将这种细腻的感受与自然融为一体,令人心旷神怡。
随后的“蛩声鸣暗水,萤火落疏篱”更是将夜的生动与静谧结合在一起,蟋蟀的鸣叫与萤火虫的闪烁,形成了夜晚的交响乐,令人沉醉。最后两句“坐久清宵寂,荷香满曲池”则将气氛推向高潮,诗人静坐于此,周围的荷花香气四溢,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整首诗情景交融,诗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夜晚的细腻感受和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碧天”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天空
B. 黄色的天空
C. 多云的天空
诗中描绘的动物是?
A. 蚊子
B. 蟋蟀
C. 青蛙
“荷香满曲池”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噪音
B. 香气
C. 风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