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9:22
宿云蔽空溪溟蒙,我船晓系红蓼丛。
宿雨滑道树沥漉,我车早转青泥冲。
破程约涉一舍外,远目未快千山供。
岸傍小店换马去,毡裘障冷披蒙茸。
须臾巾盖不容展,莽莽暗雾逢逢风。
偕行客舆屡掀簸,适值官骑来憧憧。
刀弓负带竞硉矹,驙驷左马右质左马右质騟驄。
争前迭进步殊窘,迫暮始望桥垂虹。
石塘百丈捍骇浪,间有滩碛纷鱼筒。
鸦群黑白混鸥起,帆影乱点遥波中。
笔床茶灶住此地,得句未必惭龟蒙。
浮图屋老且投宿,蟹担正听黄昏钟。
纱笼炙灯照佛古,展席布榻便吾慵。
酒边纸尽莫翻写,睡觉红日生於东。
夜晚的云遮住了天空,溪水笼罩在朦胧的雾气中,我的船在黎明时分系在红色的蓼草丛旁。
夜雨让道路变得滑腻,树上滴水声潺潺,我的车子早早地转向青泥的冲坡。
与友人约定在一处旅舍外相聚,远望山峦却未能尽兴。
岸边的小店换马离去,披着毡裘以抵御寒冷。
片刻之间,头巾和盖子无法展开,茫茫的暗雾中夹杂着阵阵风。
与同行的客人一同颠簸,正好碰上官骑匆匆而至。
刀弓负在身上,争先恐后,马车左侧右侧都挤满了车队。
前进的步伐相互冲突,直到黄昏才看到桥上悬挂的彩虹。
石塘高耸,抵挡着汹涌的浪潮,间或有滩涂和鱼筒。
乌鸦黑白相间,鸥鸟飞起,帆影在远波中点点摇曳。
在这里,笔床和茶灶是我的住所,写下的诗句未必会让人感到惭愧。
古老的浮图屋依然可以投宿,正好听见黄昏的钟声。
纱笼下的灯光照耀着古佛,铺开席子便是我的慵懒。
酒边的纸张用尽,不再翻写,沉沉入睡时,红日从东方升起。
作者介绍: 张镃,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 诗作于吴江华严院,反映了诗人旅行途中的所见所感。此时正值雨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湿润的自然环境及旅途的艰辛。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遭遇的种种情景与感受。开篇即以“宿云蔽空溪溟蒙”描绘出朦胧的意境,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作者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使读者感受到那种清晨的凉意和雾气的缭绕,仿佛置身其中。接着,诗人描述了旅途中的不便,雨水使道路滑腻,车马行进艰难,生动地展示出古代旅行的艰辛。随着叙述的推进,诗人将视线转向周围的人和事,描绘了旅途中与其他客人、官骑的相遇,展现了人们在旅途中的忙碌与焦虑,表现了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视线聚焦于自然的变化,石塘百丈抵挡浪潮,乌鸦与鸥鸟的飞舞,帆影在水波中的摇曳,这些意象不仅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得句未必惭龟蒙”结束,表达了对写作的坚持和对诗意的追求,尽管身处艰难的旅途,仍然不放弃对美的捕捉与记录,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旅途的艰辛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虽然旅途不易,但诗人始终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写作的热情,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蓼丛”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草丛
b) 红色的花朵
c) 红色的树木
答案: a) 红色的草丛
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天气是什么?
a) 晴天
b) 雨天
c) 雪天
答案: b) 雨天
诗中提到的“浮图屋”是什么地方?
a) 旅舍
b) 寺庙
c) 书房
答案: b) 寺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与张镃的诗歌都以山水为主题,但王维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理,张镃则更侧重于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描绘。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