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2:10
幽人下山径,去去夹青林。
滑处莓苔湿,暗中萝薜深。
春朝烟雨散,犹带浮云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幽居的人下山的情景。他沿着小径走去,旁边是郁郁葱葱的青林。小路上湿滑,沾满了莓苔,周围暗处长满了薜荔。春天的早晨,烟雨已经散去,但天空中仍然飘浮着阴云。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幽人”这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表达隐逸者的生活态度,与陶渊明等隐士的思想相近。隐居生活在古代文人中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作者介绍:储光羲,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早晨写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感受,也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首《幽人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隐居者与自然相融的宁静生活。诗的开头“幽人下山径”,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幽静的环境,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接着“去去夹青林”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致,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息。然而,诗中“滑处莓苔湿,暗中萝薜深”的描写却又让人感受到一丝幽暗的气息,似乎自然的美丽掩藏着一些不易察觉的湿润与阴暗。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生机又有深邃的哲理。
最后两句“春朝烟雨散,犹带浮云阴”,展现了春日的变化,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即便是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依然难掩浮云的阴影,象征着生活中的不如意与困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透露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赞美,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幽人”指的是: A. 隐士 B. 旅行者 C. 普通人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 A. 晴天 B. 雨天 C. 多云
“滑处莓苔湿”中的“湿”字最贴切的解释是: A. 干燥 B. 潮湿 C. 温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储光羲的《幽人居》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王维则在意境上更为深远,强调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风格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