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6:51
复作归田去,犹残获稻功。
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
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
加餐可扶老,仓庾慰飘蓬。
我又要回归田园,虽然还有些稻谷未收割。
建造场地怜惜那些蚂蚁,允许村里的孩子来拾取谷穗。
落锤时光辉如白,除去麦芒的红色谷粒。
加餐可以帮助老人,仓库中的粮食安慰着漂泊的蓬草。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作品涵盖了人生的各个方面。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荡,民生艰难。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细腻场景,表达了杜甫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重视。诗的开头“复作归田去”表明了诗人渴望返乡务农的心情,尽管战争带来了影响,稻谷尚未完全收割,但他仍然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接下来的“筑场怜穴蚁”,通过对小蚂蚁的怜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细致观察,体现了他对万物的尊重。
“拾穗许村童”则表现了对儿童的关怀和对乡村生活的温暖描写,反映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民生的愿望。而“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丰收的喜悦,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使得整个场景生动而富有活力。
最后两句“加餐可扶老,仓庾慰飘蓬”将个人生活与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粮食的积累来帮助他人,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整首诗以田园为背景,不仅描绘了农村的美好生活,也折射出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对农民辛劳的同情,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筑场”指的是什么?
“拾穗”这一行为主要反映了诗人对哪个群体的关心?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