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7:38
作者: 吴儆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延州积庆,到如今千载,芳传遗绪。世袭簪缨来旧治,依约棠阴如故。百里休声,三年遗爱,若迹高今古。邑人尽道,郎君福过渠父。州悬岂久徒劳,汉家密令,须作三公去。今入花城称寿处,他日荣归禁路。黄贴天有,上尊名酒,押赐传天语。朱颜绿鬓,腰黄绸蹙金缕。
延州的积庆,直到现在已经千年,仍然传承着美好的声誉。世代相承的荣华出自于旧日的治理,棠树的阴影依旧如故。百里之内的声誉,三年间的恩德,仿佛是高洁的迹象流传于今古。乡亲们都说,郎君的福气超过了他的父亲。这个州的荣耀岂能长久虚劳?汉朝的密令,必须要成为三公。如今进入花城祝寿的地方,未来将荣归禁苑。黄纸贴天,敬献名酒,恭敬地传达天子的旨意。朱红的面庞与绿色的鬓发,腰间的黄绸衣裳上缠绕着金线。
作者介绍: 吴儆,字子云,号饮冰,宋代人,曾任官职,热爱诗文,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吴宰寿宴之际,表达了对其功绩的赞美与祝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的尊重和对名誉的追求。
这首《念奴娇(寿吴宰)》不仅是一首祝寿的诗,更是对吴宰一生业绩的高度肯定和赞美。诗中展现了延州的历史积淀和吴宰的贡献,通过对“千载芳传”的描绘,诗人将吴宰的功绩与延州的荣光紧密相连,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延续感。诗句中的“世袭簪缨来旧治”不仅赞扬了吴宰的家世与成就,也传达了对他治理之道的肯定。接下来的“百里休声,三年遗爱”则通过对声誉和恩德的强调,进一步突出了吴宰在当地的影响力。最后的描绘,诸如“黄贴天有,上尊名酒”,不仅表现出对吴宰的尊重,也渗透出一种仪式感,展现了古代人对祝寿的重视。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过去的缅怀,又充满了对未来的祝福,体现出一种古典文化中的和谐与美好。
整首诗表达了对吴宰的敬意与赞赏,同时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展现了对传统士人精神的推崇。
诗中提到的“延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世袭簪缨”中的“簪缨”主要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百里休声”是指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