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4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49:29
借酒寻欢,携筇选胜,烟波自结鸥盟。
梵宇尘空,苔痕略扫闲庭。
疏华点染清凉界,悟时禅,鼻观香生。
好光阴。文宴流连,想像承平。
而今莫说南朝寺,叹江山半壁,地棘天荆。
耆旧风流,惟馀劫后丹青。
苏台鹿走无人问,怕伤时佛泪先零。
任萧萧,万叶梧桐,做尽秋声。
借着酒来寻欢作乐,手持竹杖选择胜地,烟波之间自成鸥鸟的盟约。
禅院的梵宇尘埃轻浮,苔藓痕迹略微扫清了闲庭。
稀疏的花影点染了清凉的境界,领悟时光的禅意,鼻间闻着香气的生发。
美好的光阴,文人的宴席流连忘返,想象着太平盛世的景象。
如今不必再提南朝的寺庙,惋惜的是江山已半面凋零,地上荆棘,天空也满是荆棘。
耆旧的风流人物,唯剩下劫后留下的丹青。
苏州台上,鹿群走过无人问津,恐怕伤了时光,佛陀的泪水早已悄然滴落。
任凭秋风萧萧,万叶梧桐,尽情奏响秋天的乐章。
黄燮清(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山水、禅境,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本诗是在黄燮清为孙欢伯大令祝寿之际,结合吴门清荫禅院的秋季雅集图而作。诗中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反映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
《高阳台》展现了黄燮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诗人以“借酒寻欢,携筇选胜”引入,表现出一种游山玩水、放松心情的状态,描绘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接着,“梵宇尘空,苔痕略扫闲庭”通过对禅院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似乎在告诉读者,人生的烦恼可以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而得到缓解。
而“好光阴。文宴流连,想像承平”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和平盛世的向往。诗人不再提及南朝寺的辉煌,感叹如今的江山已半壁凋零,这体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状的忧虑。最后几句,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表现出一种对过往风华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在意境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自然美的细致描绘,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使得作品在韵律与情感上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围绕时间的流逝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写景抒情,反映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借酒寻欢”中的“酒”象征什么?
A. 痛苦
B. 欢乐
C. 忧愁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梵宇尘空”是指什么?
A. 忧虑
B. 清净
C. 喧闹
答案: B
“任萧萧,万叶梧桐”中的“梧桐”意指什么?
A. 人生
B. 自然
C. 友谊
答案: B